7月16日,备受瞩目的喜剧大片《抓娃娃》在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由喜剧界翘楚沈腾和马丽携手出演的影片,迅速吸引了众多影迷的目光。然而,就在影片上映的同一天,头条号“电影人陆川”却发布了一条颇具争议的帖子,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和争议。
在中国大陆的影视界,知名导演公开对其他电影发表负面评论的情况并不多见。陆川的这一行为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后,陆川所在的猿动力泛娱影业公司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称陆川的头条号被盗用,相关负面内容并非陆川本人所发,并要求全网删除这些不实信息。同时,公司表示已经联系平台,努力找回账号。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今日头条官方账号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相关内容是用户自行删除的,且登录、发文和删文的手机设备信息均一致。这相当于直接反驳了猿动力泛娱影业的声明,暗示陆川的账号并未被盗,相关内容很可能是陆川本人所发。
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公关操作,在文娱圈并不少见。比如演员牛萌萌在直播中否认吸毒,随后还发文指责媒体制造假新闻。然而,北京警方的通报却揭露了真相:牛萌萌确实因吸毒被查,并且已经被决定行政拘留,但因某些原因暂不执行。牛萌萌的这一行为不仅没有平息舆论,反而引发了更大的争议和讨论。
据“转型Media人”统计,近五年间,至少有36起一线娱乐明星的舆情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明星或其公司委托发函“辟谣”的有35起,占比高达97%。然而,这些所谓的“辟谣”中,有11起最终被证实是真实的,占到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大部分则因为娱乐热点的转移而不了了之。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某公司曾发布一份“严正声明”,声称有人恶意诋毁张译“曾当着孙俪面故意抽烟”。声明中措辞严厉,称这不仅是名誉侵权,更是诽谤罪,并表示已经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责。然而,事实上,张译在《鲁豫有约》中亲口披露了这件事,而孙俪则在一旁捂嘴笑。这家公司的公关团队和律师显然没有做好最基本的核实工作,就急于“辟谣”。
为什么文娱圈在处理舆情时总是显得如此“二”?首先,很多人对真相和法律缺乏敬畏。中国的娱乐圈似乎总有一种可以游离于法律之外的错觉,仿佛告诉粉丝什么,他们就会信什么。
更重要的是,文娱圈缺乏真正专业的舆情公关团队。这与文娱圈的行业特点密切相关。接触多了你会发现,文娱圈和律师圈有很多相似之处:外表光鲜,看似有钱有势,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从法人主体的角度看,文娱圈和律师圈都是集中度很低的行业,很多机构规模都不大。例如,律师行业的整体营收甚至不如某些大企业的单一收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像吴亦凡、郑爽这样的明星,虽然个人财富丰厚,但在处理公关问题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转型Media人”的调查显示,吴亦凡工作室的前宣传总监曾在智联招聘上寻找新工作,自报在吴亦凡工作室工作期间的工资仅为15-25K。这位总监曾在一家知名公关公司工作,但在吴亦凡工作室工作一年后就离职了。
文娱圈要想解决舆情专业化的问题,引入专业第三方或许是一个办法,但这同样充满挑战。与文娱圈的人打交道,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智慧,他们的思路和其他人往往不在一个频道上,且非常固执。教育用户,向上管理,对于第三方机构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未来,文娱圈类似的二次舆情事件可能还会继续发生,这不仅是对文娱圈自身的考验,也是对整个社会舆论环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