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娱乐八卦

选角特权咋就成了犯罪温床?律师称郑总这事暴露了保护未成年演员的漏洞

2月19日,影视界被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所震撼:在电影《美人鱼》中饰演“郑总”的演员兼导演、商人郑冀峰因涉嫌在海南地区招募演员时猥亵儿童而被警方刑事拘留。此外,他与多起类似事件的关联也浮出水面。针对此情况,我们特别采访了著名律师王丽娜,以获取法律方面的专业意见。

选角特权咋就成了犯罪温床?律师称郑总这事暴露了保护未成年演员的漏洞

王律师表示,在影视行业逐步迈向规范化进程的当下,导演郑某的行为无疑是触及了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底线。他利用选角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对未成年人实施强制猥亵行为,这不仅揭示了行业内权力监管方面存在的严重漏洞,也强调了保护未成年演员权益机制的迫切性,具有深远的警示意义。

从行业的运作模式来看,导演在挑选演员时拥有最终决定权。应聘者的个人资料,包括身份信息、学历证明及年龄等构成了进入该职业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当涉及未成年人时,监护人签署的知情同意书等文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本应是不可逾越的安全屏障。然而,郑某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演,在明知对方为未成年人的情况下,故意绕过正常的审核流程,将原本正规的选角过程变成了犯罪活动的温床,其意图之恶劣不言自明。

选角特权咋就成了犯罪温床?律师称郑总这事暴露了保护未成年演员的漏洞

依据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于像郑某这样负有特殊责任的人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犯的行为,已被视为加重处罚的情节之一。这意味着,除了面临“强制猥亵罪”的指控外,他还可能因为违反了“对未成年人负有特殊职责人员性侵罪”而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如果进一步证实他对多名成年演员也实施了类似行为,则可能会被视为“情节极其恶劣”,从而导致刑期大幅增加。

此案的处理结果对整个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了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相关部门应当考虑建立以下三项制度:首先,确保演艺人员的信息数据库能与未成年人保护系统无缝对接;其次,在选角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最后,建立行业禁入规则与刑事处罚之间的联动机制。只有通过构建一个涵盖“刑事打击+行业清理+民事追责”的全方位治理体系,才能有效消除权力滥用的空间,恢复影视行业的法治形象。

此次事件不仅揭露了个别从业者违法乱纪的事实,更是对全行业的一次深刻警醒。影视行业不仅要追求艺术品质的提升,更要注重从业环境的净化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每一个从业者都应当以此为戒,共同维护影视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