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娱乐八卦

古天乐说降片酬都没人投资?影视圈是真的冷还是演员太难搞?

3月22日,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年度春茗晚宴如期举行。作为会长的古天乐在此次活动中表达了对香港电影业现状的深切担忧,他情绪激动地指出:“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薪资下降,而是根本没有人愿意投资!”这番话深刻揭示了当前香港电影行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古天乐说降片酬都没人投资?影视圈是真的冷还是演员太难搞?

近年来,香港电影票房持续走低,截至2024年,总票房收入跌至13.4亿港币,创下过去十三年来的新低。面对市场的冷淡反应,有9家影院不得不选择关闭或转手经营,许多电影从业者也被迫寻找新的出路:灯光师开始销售保险、场务人员投身外卖配送、演员则兼职网约车司机,甚至一些资深影人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薪资停滞期。

进入2025年后,贺岁档三部港片的票房总和竟然未能达到2024年单部影片《饭戏攻心2》的成绩。田启文认为,这种情况标志着电影行业已经进入了“冰河时代”,而“硬撑”成了众多从业者的生存之道。例如,沈震轩开网约车、梁茵做服务员等现象屡见不鲜。由古天乐发起的计划,在两年内拍摄8部电影的“拍住上”项目目前仅完成了半数;上半年新开机的港产片不足十部,郑中基的新作《阿龙》也因此被推迟。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全球经济衰退和疫情的影响,也反映了香港电影创新不足、题材单一以及人才断层的问题。

长期以来,香港电影似乎陷入了类型重复的困境,警匪、黑帮等题材一再翻炒,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并将之戏称为“ICAC+黑帮+贩毒=港片三板斧”。随着市场的变化,内地市场占据了超过75%的份额,而香港电影仅占5%。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短平快”的项目,同时,香港电影界更新换代缓慢,依靠老一代演员难以满足当今市场需求,年轻观众普遍反映无法想起一位30岁左右的香港新星。

作为香港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古天乐的职业生涯同样体现了行业的困境与无奈。

自2018年凭借《杀破狼·贪狼》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后,古天乐以每年3-4部作品的速度保持高产,但《追龙II》《扫毒3》《明日战记》等影片因剧本陈旧、“特效粗糙”等问题频遭批评,豆瓣评分大多位于5-6分之间。观众评论称“古天乐不再挑选剧本”,其作品质量堪比王晶的“流水线式烂片”。2025年初上映的《恶行之外》,尽管投资高达1亿元,却只收获了446万的票房,成为香港电影失去吸引力的一个典型例子。

即便如此,古天乐仍通过削减个人片酬、出资拍摄《不赦之罪》等方式努力挽救行业,并呼吁新人加入电影制作,但依旧被批评为“自我陶醉式的救市行为”。以前,看到古天乐的名字足以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但现在却被认为“看到古天乐的名字就意味着可能会失望”,许多人宁愿等待流媒体播放也不愿去电影院观看。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反映了对香港电影创新能力的质疑,也体现了对古天乐所选剧本的不满。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古天乐依然号召大家“坚守岗位”,然而,若想让香港电影重新焕发生机,前路漫漫,充满挑战。

为了实现复兴,香港电影需要在内容革新、新人培养以及资本与政策的支持方面做出重大改进。复苏之路要求所有参与者放下偏见,接受变革,而不是执着于“东方好莱坞”的昔日辉煌。当资金来源暂时受阻时,或许正是电影人回归初衷、重新定义香港电影的关键时期。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