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资讯

小程序剧紧急抱大腿,大厂成救命稻草?

随着6月1日微短剧新政策的实施,整个行业迎来了重大变革。根据新的“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所有微短剧在网络传播前必须经过审查并获得备案号。这一要求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是否在首屏或首页展示微短剧的备案号问题,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小程序剧紧急抱大腿,大厂成救命稻草?

同时,围绕“投流-付费”模式的争议以及内容尺度频繁触及红线的小程序剧的未来走向,也再次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

在深入讨论小程序剧的命运之前,首先需要对微短剧的现状有所了解。目前,微短剧的热度排行榜众多,包括云合数据、DataEye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各自的热度榜单。尽管都称为微短剧热度榜,但这些排行榜之间几乎没有交集,仿佛存在于不同的折叠空间中。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它们统计的是不同平台上线、采用不同商业模式的微短剧。

例如,DataEye的微短剧热力榜专注于统计采用“投流-付费”模式的微短剧,而长视频平台的定制、分账微短剧以及抖音、快手的分账和品牌定制微短剧则很少出现在该榜单上,因为这些微短剧并不涉及投流环节。

小程序剧紧急抱大腿,大厂成救命稻草?

从观看体验来看,长视频平台的微短剧受平台调性影响,多采用横屏拍摄,更接近于“短一些的网剧”。相比之下,抖音、快手扶持的热门微短剧与小程序剧在创作上看似无大差异,均采用竖屏拍摄,话题争议性强,故事直白,人物设定极端。但由于商业模式的不同,两者在创作门槛和内容形态上呈现出显著区别。

小程序剧依托“投流+付费”模式,入局门槛低,重在制作让用户上瘾、愿意为之付费的内容。而抖音、快手扶持的微短剧则走“分账+品牌定制+其他商业化”的模式,与平台合作需通过短剧提案,这对参与者的粉丝基础或传统影视公司背景有一定要求。

新政实施后,业界普遍认为小程序剧的未来在于“精品化”。然而,如果继续采用“投流+付费”模式,精品化带来的成本激增可能导致巨大的商业风险。因此,对于小程序界的头部玩家而言,向基因相近的短视频平台寻求合作,利用平台商业化资源换取生存机会成为一种探索路径。

一方面,部分小程序关联方本身就是MCN机构,他们既制作小程序剧,也在抖音、快手开展达人“账号剧”,未来可能面临重心转移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拥有丰富小程序剧制作经验的公司也开始积极与短视频平台对接,推出了品质成熟的微短剧。

小程序剧紧急抱大腿,大厂成救命稻草?

微短剧新政的实施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变革期,无论是小程序剧还是其他形式的微短剧,都需要找到与生产力相适配的生产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创作者和制作公司来说,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将是他们在未来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文/铁皮小鼓】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