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作品的翅膀上飞向远方
任姗姗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2日 第 07 版)
“穿越风雪,我开辟了一条从家门通向村口的路……”这是剧集《我的阿勒泰》开篇的情景。随着李文秀的返乡,我们将跟随她的视角,进入作家李娟笔下那个生动立体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以新疆阿勒泰地区汉族少女李文秀和其母亲张凤侠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通过三代女性的视角,展现了阿勒泰人民的淳朴生活和精神面貌。这部剧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和爱奇艺播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入围了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并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可见其在播出前已备受期待。改编自散文集的8集迷你剧,不仅讲述了当代新疆的故事,更是一次文学与影视创作的完美结合。
李娟的文字始终围绕个人生活展开,独特而难以捉摸。她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记录了她的生活、家庭以及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阿勒泰的魅力。剧集的创作团队在原著上下足了功夫,将散文的笔力与作家的经历融为一体,成功再现了原作的精神气质。
在现实中,写作不仅是作家介入生活的方式,也是创造自我的方式。在剧集中,主人公李文秀在生活的磨砺中找到了自己的写作之路,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成长。李娟的写作是感受式的,而剧集则将李文秀的经历和体验作为主线,保留了原作中的日常生活场景,如“小鸟”牌香烟、澡堂、乡村舞会等,这些闪光的篇章在剧集中成为了“名场面”。
剧集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角色和情节,如哈萨克族养马少年巴太,以及他的生活圈子,这些新增内容丰富了剧集的叙事线,也让叙事节奏更加生动。创作团队曾表示,他们在新疆实地采风获取了大量素材,这也体现了他们在改编过程中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提炼。
让人物说话,让细节说话,让情感说话,真实自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这一气质在剧集中得到了延续。无论是汉族演员还是少数民族演员,在表演上都追求自然,去雕饰。张凤侠、李文秀、巴太、奶奶……一众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阿勒泰,这个对于许多读者和观众来说陌生的地方,却是文艺创作的富矿。如何展现这里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是对创作者眼光的考验。剧集力求以平视的视角讲述故事,引导观众进入阿勒泰,感受其魅力。例如,剧中一幕:在去往夏牧场的途中,张凤侠经历了一夜惊魂,初次见面的蒙古族奶奶告诉她“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这句朴实的话语却能抚慰人心。
温暖色调成为很多现实题材作品的追求。温暖并不意味着回避矛盾或过度美化生活。剧中穿插的对商品经济、现代文明的辩证思考,为这部迷你剧增添了深度。巴太作为年轻一代的牧民,游走在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之间,他与父亲的分歧与和解,象征着草原居民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漫长告别。创作者将对商品经济的反思寓于反派人物高晓亮和投机者等角色的遭遇中。
这部剧的主创大多是电影制作班底,导演、编剧滕丛丛凭借首部执导的电影入围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8集剧本打磨了一年多,服化道摄录美发挥视听艺术的特长,细描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细腻的生活质感,体现自觉而统一的美学追求。在大远景、长镜头的捕捉下,山川色彩斑斓,戈壁坦阔无边,星空华丽璀璨,草甸绿意盎然。构图上大量的留白,在戈壁中行走的人是如此渺小,烘托出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大自然的缤纷色彩与清淡柔和的人物服装如此和谐,搭配出古典的韵味和美感。冬不拉等民族乐器的主题配乐,森林雨声、牛羊马叫声、水流声、洗衣声,哈萨克族歌谣的吟唱,渲染出浓郁的氛围感,让观众身临其境,也不禁心向往之,忍不住要感叹一句:“大美新疆!”
阿勒泰,是文学和剧集未署名的“主创”。大自然造就了阿勒泰,在一颗颗感悟自然感悟生活的心灵的指引下,地理意义上的阿勒泰经由文学的书写,又经由镜头的捕捉,具有了丰富多维的艺术面貌。
“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好地方。”连日来,剧集热播让有关阿勒泰的话题“破圈”传播。站在剧集的肩膀上,文艺作品能否再次攀登,让荧屏前的人们从向往阿勒泰变为奔赴阿勒泰?观众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