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数字媒体时代,微短剧的崛起引发了广泛的行业关注。许多人好奇,这种新兴形式是否会取代传统的网络文学,或者两者将如何相互作用。7月13日,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的网络微短剧分论坛就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讨论内容围绕“内容孵化与健康发展:网络文学的业态拓展”。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针对网络文学和微短剧的关系、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
首先,从现状来看,根据《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网文IP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2605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此外,2023年热门影视剧中,有60%是改编自网络文学。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透露,在过去一年中,基于网络文学改编的微短剧占前50名热度榜单的20%。点众执行总裁李江指出,目前,竖屏“小程序短剧”主要面向30至55岁的观众群体,而题材多聚焦于穿越、言情等类别。
然而,尽管取得了显著的市场表现,微短剧仍面临诸如剧集过长、内容同质化等挑战。要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在创作层面进行质的提升和创新。
关于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许苗苗表示,二者并非竞争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网络文学的独特叙事和多样化内容为微短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使其更加多元化和引人入胜。同时,微短剧通过视觉和声音的演绎,能够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为了推动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业界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推出旨在提升内容质量的双向赋能扶持计划,以及将微短剧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探索更多创新模式。此外,强调了扎根现实、挖掘真实故事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够丰富微短剧的内容,还能增加其深度和影响力。
女作家及总策划兼编剧锦沐强调,精品化是每一位创作者的追求。通过精心构建故事并把握节奏与技巧,可以吸引并留住观众,实现作品的市场化和精品化双重价值。
网络文学与微短剧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二者的融合不仅推动了内容的创新和多样化发展,也为整个文化产业链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意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领域将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