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资讯

"文化+"综艺,和年轻人嗨翻天!

《京城古韵新声》在北京的钟楼与鼓楼间回响

"文化+"综艺,和年轻人嗨翻天!

《北京的日与夜》在繁华街头举办盛大音乐会。

文化类综艺节目,曾被视为“高评价、低热度”的边缘领域。尽管有《朗读者》、《中华诗词大会》等佳作引领风骚,但如何在保持文化深度的同时,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一直是文化综艺制作者面临的难题。

“过去许多文化节目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过于简化内容,结果失去了节目的独特魅力。实际上,观众对文化有着深厚的需求,问题在于文化节目的吸引力不足。”《朗读者》总导演张艺谋曾如此评价。

然而,近年来的年度报告表明,“文化”已成为综艺市场中最具活力的元素之一。《奔跑吧》、《极限挑战》、《花儿与少年》等热门户外真人秀纷纷融入“文化+”元素,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价值。同时,《我在岛屿读书》、《京城古韵新声》、《博物馆探秘》等专注于文化的节目,也在创新和开放的理念下,不断探索与年轻观众沟通的新方式。在创作实践中,“文化+”综艺是如何在文化觉醒和创新模式的双重推动下,实现自我审美的重塑?如何在社会情感上实现共鸣?作为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大量年轻群体的北京,又是如何利用自身特色,深耕综艺领域的?

生活化

让高雅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如何使“文化”从书本走向现实,让源自中华民族的文明元素穿越时空,融入现代社会,是过往成功“文化+”综艺尝试的共同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基石,为新时代、新文化使命下的传播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源泉。

以北京卫视推出的《博物馆探秘》为例,节目深入北京市各类博物馆,挖掘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时代价值。节目组在策划初期,最为关注的是如何让博物馆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如何呈现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博物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经过多轮讨论,节目组一方面抓住了博物馆背后的文化支点,与现代生活文明紧密相连。例如,北京艺术博物馆的“寿文化”,节目通过讲述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首都博物馆的文物风情,节目聚焦文物保管员对元青花凤首扁壶的守护,展现了文博人的专业与情感;国家动物博物馆在展示动物的同时,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每一家博物馆都在贴近社会生活的主题中,不再仅仅是文化符号,而是历史与当代社会精神的反映与凝聚。

另一方面,《博物馆探秘》也试图挖掘博物馆内普通人的工作日常,让高雅文化实现平凡生活的“下沉”。节目嘉宾单霁翔表示:“我以前的工作主要是博物馆管理,但这档节目让我有机会在不同博物馆的不同部门参与基层工作。比如在北京艺术博物馆成为工程部员工,体验古建筑的维修;在首都博物馆成为保护部员工,体验文物保护;在徐悲鸿纪念馆成为典藏部员工,体验藏品管理……”博物馆的科普、典藏、安保、清洁等部门都是依靠普通工作者的努力运作,为游客提供优质体验,《博物馆探秘》成功地讲述了中国故事的基础——讲述中国老百姓的故事。

如果说《博物馆探秘》还在探索如何让博物馆“生动”起来,《北京的日与夜》则让文化彻底融入人间烟火。节目以综艺形式展示北京商圈经济、文化活动的快速发展,邀请文艺界嘉宾走上北京街头,品尝北京烤鸭、逛簋街,在驼铃古道散步,围坐在四合院中吃西瓜、聊天、唱歌……艺术、文化、生活三者在北京构建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将城市的烟火气与文化重新展现。

以《北京的日与夜》选择的地点为例,小龙虾餐馆、国潮文化体验餐厅等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王府井步行街上的照相馆、书局、张秉贵一抓准等延续了老北京人的记忆;国贸的黑科技健身房代表了年轻人的新兴消费模式。节目总制片人邵晶表示,无论是明星在商圈的真实体验,还是对路人、店家日常生活的展现,都是希望体现商圈、文化活动赋予北京的精气神和烟火气。

随着年轻人对养生的热爱,北京卫视推出了《食养中国》,以特色产地为背景,探索当地百姓喜爱的食物口味。节目组来到沂蒙山,沉浸式体验摘花生、探访守山老人、学习农事农耕,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学习中国饮食养生文化。外景纪实类节目《我在岛屿读书2》则抓住了“最美书屋”的潮流,通过“岛屿+书屋”的模式,打造沉浸式阅读场景,在交流中品味书与人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曾表示:“当前的视听节目在题材调研和创作中投入的精力不足,挖掘典型案例和人物的‘深扎精神’还不够。内容创作要扎根精神,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求我们必须贴近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国情调研和田野调查意识。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要反映人民生活的变化,包括生活的、审美的、文化的、教育的、心理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视听节目题材。”

创意融合

以音乐、娱乐、沉浸场景与年轻审美实现链接

大胆创新的“文化+”模式不断为传统文化综艺传播开辟新路径。“文化+场景演绎”、“文化+音乐”、“文化+娱乐竞技”、“文化+真人秀”等模式的不断创新融合,都在为传统文化与年轻群体搭建深入沟通的桥梁。

当“说教式”综艺被市场淘汰,单一文化输出模式不再限制创作者思路,各种“文化+”模式成为综艺发展的新方向。

例如“文化+场景演绎”,即综艺节目在一定时空内,通过剧情表演式的故事、沉浸式场景舞台,展现历史文化的行动轨迹,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虚拟真实感。《国家宝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国宝的前世,专业人士讲述国宝的今生,用小品讲故事的形式串联,穿越古今,展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无论是千里江山图还是越王勾践剑,其最大亮点是让沉默的文化“活起来”,相比直接讲解文物挖掘、考古经过、历史价值,“文化+场景演绎”更能让年轻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据悉,该节目在B站上拥有震撼的弹幕数量,展现了年轻一代对文物魅力的热爱。第一季时,节目总导演于蕾表示,《国家宝藏》尝试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希望节目具有“文化的、知性的贵气、系出名门的气质感,但又能够与所有人亲近”,以吸引更多普通人走进高端文化领域。“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同样采用“文化+场景演绎”的还有《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手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闪亮故事;《一本好书》通过舞台戏剧、片段朗读等方式,配合360度沉浸式舞台,辅以文化大咖的精彩点评,向观众推荐经典好书。《美好年华研习社》以“传承与传播”为宗旨,邀请演员穿上复制史书描述的古代华服,再现著名历史人物的风采,《红楼梦》十二金钗等舞台也引发了热烈讨论。

《京城古韵新声》系列则以流行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与古老历史实现跨时代的对话与碰撞。节目总导演郭畅表示,文化与高雅艺术的碰撞很容易将其束之高阁,而中轴线申遗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是提高老百姓的知晓率。因此,相比“中轴线+书画”“中轴线+舞蹈”,音乐是最无国界的传播艺术。“就像2008年一首《北京欢迎你》点燃了全民迎接北京奥运会的热情,我们创作出越多关于中轴线文化的歌曲,老百姓的传唱度越高,对于提高中轴线文化的普及程度越有帮助。我们也邀请了各种流行音乐风格的歌手,比如张紫宁、希林娜依·高,涵盖了摇滚、流行、说唱等多种音乐风格,比如白举纲、符龙飞、董宝石。”例如,在第二季中,歌手乃万在了解到五色绘蓝图的内涵后,产生了将中轴建筑拟人化的想法,希望将中轴线的本色、中国的本色唱给观众听。第三季以“中轴线科技之声”为主题,拾音团先是来到皇史宬,了解了拱券式无梁建筑、砖石防火保温等典藏科技,然后在古观象台学习古代如何确认南北子午线,最后希林娜依·高为其创作演唱了摇滚曲风的《时光线》,获得了不俗的收听量。

《博物馆探秘》也通过音乐将博物馆文化与大众传播实现有机结合——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一位知名歌手,比如张碧晨、马伯骞、刘宇,演唱一首专属于这座博物馆的主题曲。主题曲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