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主题“喜剧春晚”《欢剧喜乐会》演出现场。主办方供图
随着2025年的春节档来临,短剧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诸如《河豚小姐》、《夫妻的春节》、《阳光灿烂时》、《天涯小娘惹第二季》、《以爱之名》和《朝阳初升》等优质短剧相继上线,同时,“喜剧春晚”《欢剧喜乐会》也通过短视频和电视平台实现了大小屏幕同步播出。
春节期间,“文博+微短剧”的跨界合作推出新作:由王冰冰主演的古装微短剧《今人不见古时玥》,以其生动有趣的剧情讲述了围绕马王堆的时空穿越故事。
短剧《今人不见古时玥》剧照。剧方供图
过去一年里,微短剧市场异常火爆。不仅吸引了大量创作者投身其中,也有不少长剧演员转战短剧领域。从横屏到竖屏,这一转变对从业者、研究者以及见证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成都举办的《开播!短剧季》节目后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见到了演员许梦圆。她对微短剧充满期待:“每当新的艺术形式出现时,总是充满了无限可能。”
《开播!短剧季》以六大经典影视IP为蓝本,邀请了26位演员进行竞演,旨在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重新诠释开启短剧的新篇章。
许梦圆曾因出演《你好,旧时光》中的辛锐而广受好评,如今凭借短剧《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中的角色再度走红。她认为无论是长剧还是短剧,最终目的都是向观众展示角色和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电影与电视剧演员如何适应短剧表演模式?许梦圆指出,尽管短剧有其特定的要求,但总体上创作思路与长剧相似。“每一集都需要一个高潮点,这需要演员展现出强烈的情感或态度。”
短剧《夫妻的春节》仅播出11集便突破3亿播放量。该剧监制兼主演倪虹洁表示,用五分钟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对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巨大挑战。
倪虹洁回忆起一场紧张的分财产戏份,强调了台词清晰度的重要性,并感谢专业对手的帮助。她形容短剧剧本让她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仿佛是在剧中“重生”。
短剧《夫妻的春节》剧照。剧方供图
倪虹洁认为短剧能够快速反映社会热点,且可以根据演员的特点灵活调整,这是它的独特魅力所在。
研究者:遵循高标准创作原则,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显示,微短剧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影视行业的就业机会增长。一部微短剧从构思到成品涉及多个环节,提供了丰富的职业岗位,促进了人才市场的活跃。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指出,短剧正逐渐走向专业化、精品化之路。它不仅是数字时代表达潮流的一部分,还承载着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功能。
苏可作为资深演员,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短剧品质的关注,并呼吁主创团队应严格遵守剧集创作标准,确保内容质量。
他强调即使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作品,也应该具备真实感和情感深度,避免表面化的表演风格。
主创:致力于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开拓短剧无限可能
短剧制片人石小莫分享了自己从传统长剧转向微短剧的经历,并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加入短剧创作行列。他认为短剧的成功在于对观众需求的高度关注,并在创作初期就精心设计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陈宣则谈到了短剧制作过程中的创新尝试,包括与不同领域的合作,以及利用短剧推广地方文化和旅游项目。他认为这种多维度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提升短剧的社会价值。
最后,许梦圆提到参与拍摄文旅题材微短剧《三井胡同的夏天》的感受,希望通过这类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美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