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新剧扎堆热播,四月剧集市场究竟表现如何?
先别忙着看数据,社交平台上的一个小插曲颇为引人关注:有位网友发微博感叹,近期的剧集明明都是实力演员挑大梁,可市场却仿佛“波澜不惊”。随后,正在播出新剧的姚晨幽默回应:“不如都看看呀?其实都挺不错的。”
她所说的“挺不错”,涵盖了众多实力演员的新作。比如姚晨与贾静雯双女主的《以美之名》,王宝强、陈明昊主演的《棋士》,段奕宏领衔的《沙尘暴》,还有孙俪时隔三年半重回小荧屏的《乌云之上》等。
从数据统计来看,这些作品在口碑和热度方面确实有着不错的表现。《沙尘暴》豆瓣评分达到8.1分,《棋士》评分7.4分,《乌云之上》平台站内热度突破8500,连续多日斩获猫眼剧集热度冠军,而且在社交平台上关于这些作品的讨论也一直热度不减。
那么,为何会有“波澜不惊”的说法呢?这些作品到底质量如何?
扛剧演员,魅力依旧在吗?
4月以来剧集引发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强大的演员阵容。
一部《我的后半生》,就集结了张国立、佟大为、梅婷等在剧集市场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演员;久违小荧屏的王宝强,有着“表演质量保证”之称的段奕宏以及孙俪,都备受观众期待。此外,《以美之名》一次性汇聚姚晨和贾静雯两位实力派“姐姐”,还聚焦极具话题性的医美行业,自然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好奇。
应该说,这些手握成功剧集代表作的“扛剧演员”,表演功底相当扎实。王宝强将崔业从围棋老师转变为复杂反派的“白切黑”过程演绎得层次分明,憨厚的面容搭配阴鸷的眼神,让许多年轻观众看到了他喜剧才华之外的实力。段奕宏对沧桑感和松弛感伤的拿捏精准到位,黄小蕾、张佳宁等女演员也有突破性的精彩演出,为剧集增色不少。孙俪在《乌云之上》中接地气的表演,让刑侦女警的形象更加立体,李小冉在饰演多个“恶女反派”后再次出演情感复杂的反面人物,带来惊喜。姚晨、贾静雯生活化的表演,也为荧屏上的“中女”形象增添了光彩。
另一方面,剧集也为“扛剧演员”们提供了充足的表演空间。以三部悬疑题材剧集为例,它们都着重对人物故事和心理进行了铺垫。《沙尘暴》突出人物群像,段奕宏扮演的陈江河不仅穿针引线,还能洞察世情,他的目光映照出偏远之地女性的不同命运;《棋士》主打前后反差,王宝强饰演的崔业从老实低调到胆大狠厉的转变令人胆战心惊;《乌云之上》穿插多条线索,草蛇灰线,孙俪扮演的韩青与李小冉扮演的姐姐周雪曼成为剧集的情感核心主线。
但从实际播出情况来看,这些剧集虽然在豆瓣等平台的口碑不错,但整体播放量和热度仍未能突破垂类圈层,更难引发全民热议,形成“高口碑=高热度”的正向循环。换句话说,“扛剧演员”吸引了第一波观众,能否留住他们,还得看剧本的质量。
集数缩短,节奏变好吗?
剧集一定要“够短”才能出圈吗?
尽管这个问题尚无定论,但平台的选择已经给出了答案。以4月悬疑题材的作品为例,《棋士》22集最长,《沙尘暴》12集最短,《乌云之上》17集居中,均遵循该题材“不宜过长”的潜在规则。同期的都市题材剧集如《以美之名》《吃饭跑步和恋爱》等也都控制在30集以内,可见平台对剧集体量进行了压缩,以契合观众碎片化的观剧习惯。
然而,剧集变短并不意味着节奏加快。
从目前播出的内容看,已播悬疑剧出现了节奏失衡的现象——开篇紧凑却在高潮情节后变得拖沓;或是在非关键情节的处理上陷入重复拖沓,逻辑断裂。而都市题材的《以美之名》和《我的后半生》,也存在部分情节挖掘深度不够,或是用力过猛而削弱真实感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真正有叙事韵律的作品,观众并不在乎节奏快慢。此前的《我的阿勒泰》,看似节奏平缓,实则持续释放吸引人的细节,让观众的追剧热情得以延续。相比之下,质量波动和节奏紊乱才是导致观众流失的关键因素。
不能忽视的还有大环境的变化。2024年以来,新剧在播出期间的“有效播放”逐渐下滑,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选择离场,将注意力转向短剧等领域;同时,随着剧集质量的整体提升,一般的新鲜议题、精良画面和出彩表演已难以留住观众,观众需要的是更具情感穿透力的极致作品。
当然,4月上旬刚过去,还有更多剧集即将上线。在都市题材方面,4月17日开播的孙俪、董子健主演的《蛮好的人生》,以上海为背景,聚焦保险行业的“师徒”二人组成长故事,充满海派风情;秦岚和艾伦主演的《成家》将围绕婚介行业展开,直击职场与婚恋话题。古装剧方面竞争更为激烈,刘诗诗和张云龙主演的《淮水竹亭》、成毅领衔的《赴山海》、王子奇、卢昱晓主演的《榜上佳婿》等剧集未播先热,持续引发观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