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资讯

上线后成功签约啦!桂林产微短剧,你咋看?

在剧中,演员们正生动地演绎着冲突桥段。

上线后成功签约啦!桂林产微短剧,你咋看?

短短15秒内剧情便迎来反转,30秒时“爽点”接连不断,结尾的10秒更是悬念迭起,引得观众迫不及待地点开“下一集”……如今,这样的互联网微短剧在各大平台上频繁亮相。

就在不久前,一部在桂林制作的微短剧《神王》上线后,成功与“红果短剧”签约。这部剧里,演员们带着些许桂林口音,一些出镜的桂林本土场景也被眼尖的市民一眼认出。

没有大手笔的投资,也没有明星阵容加持,仅仅依靠手机拍摄,却能撬动单集破万的流量……在网络微短剧火爆的当下,“桂林产”微短剧才刚刚崭露头角,那么它未来能否“破圈”而出呢?为此,记者展开了深入采访。

微短剧发展态势火热

“桂林产”微短剧闪亮登场

微短剧的拍摄现场。

“这不是榕湖边上的石凳吗?后面的景色也像是榕湖边啊,而且演员好像也带着桂林口音呢。”最近,酷爱在网上观看微短剧的九华社区居民小刘刷到了一部名为《神王》的剧,“我发现里面的场景特别熟悉,难道这是桂林产的?”

据了解,微短剧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种戏剧类型,每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虽然剧情和台词可能略显俗套,但“爽点”密集,题材丰富多样,十分吸引眼球。伴随着微短剧的蓬勃发展,各种付费观看平台也应运而生,微短剧逐渐走向专业化、商业化的道路。

有媒体报道称,微短剧创造了许多单剧“充值破千万”、平台“收入破亿”的佳话,已然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风口”。

“以前,我看到的热门微短剧大多是外地产的,要是《神王》真的是桂林产的,那可就太有趣了。”小刘说道。

和小刘一样,本地不少网友对这部微短剧颇为关注。

《神王》的剧情属于典型的“爽剧”——江湖大佬不愿继承祖业,而是天生乐观,一心只想开个烧烤摊,历经诸多世间悲欢、人情冷暖后最终取得成功。

该剧的剧情节奏也和当下热门微短剧类似,大约15秒就有一个“小反转”,约30秒就有新的剧情推进,每集结尾都会留下悬念。

记者注意到,剧中出现了众多桂林场景,如榕湖、滨江路、七星公园等等。目前,这部剧已经更新到20多集,除了发布正剧外,还有不少花絮。花絮中,有主创人员在桂林街头寻找演员的过程,被选中的演员里,有的是在街头锻炼的退休老人,有的是正在逛街的大学生。

这部剧引来不少本地网友留言,有网友说“桂林风景这么好,剧组加油”,也有人在线报名“我想演一个‘霸总’……”

主创分享创作历程

“野生”微短剧想要走红并非易事

主创人员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上线后成功签约啦!桂林产微短剧,你咋看?

据《神王》主创之一的蒋昕哲介绍,《神王》的演职人员均来自桂林本地。

“《神王》是我们拍摄的第三部微短剧,但和很多微短剧一样,前两部上线后都‘石沉大海’,毫无反响。如果这次《神王》还不火,团队恐怕就要解散了。”蒋昕哲说。

“我是从事婚庆、活动策划工作的,偶然间接触到微短剧,于是在2022年成立了团队。”蒋昕哲回忆道,“当时,微短剧刚刚兴起,但我预感它会火起来,而我身边有不少朋友有一定的拍摄、主持经验,还有一些写过网络小说,我就把他们组织在了一起。”

“鹏鹏”是团队里的编剧,他告诉记者:“我是一个网络写手,写过许多网络小说。老蒋让我写剧本、拍微短剧的时候,我欣然答应了,后来才知道‘上当’了。”

原来,当时蒋昕哲和其他团队成员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用来拍摄的资金几乎没有。

“最早拍摄的设备就是手机,演员都是我们团队内部成员。我是编剧,但一开机我就成被扇巴掌的‘前夫’了。团队其他成员都得‘带资’进组。”“鹏鹏”说。

主创之一的“阡陌”在剧中饰演女霸总、女强人,可在剧外就是杂务,负责找场地、道具。“阡陌”说:“我上一秒在剧里霸气‘翻桌’,镜头一拍完,我就成了‘丫头’在现场扫地……”

这个“草台剧组”成立两年多后,《神王》上线,团队才第一次和“红果剧场”视频平台签订合同,也第一次有了收入。团队下一部微短剧《逆袭,我成为医圣》也被预订。

借助城市资源

本地微短剧要凸显特色

导演正在精心剪辑作品。

“微短剧这个‘风口’,其实很适合桂林。”蒋昕哲认为,团队越来越意识到,桂林的山水和人文底蕴是他们的作品区别于其他城市微短剧的特色。

蒋昕哲和团队成员接触了不少来桂林拍摄微短剧、微电影,甚至电视剧的团队。这些专业团队选择桂林作为拍摄地,正是看中了桂林的诸多拍摄优势。蒋昕哲表示,桂林风景秀丽,城中有许多古建筑和景区,如果利用得当,还能营造出仙侠剧历史剧所需的场景。

演员“陌陌”本职是一位主持人,因为早前曾在外地剧组工作过,有一定经验,所以一些外地剧组来桂林拍摄会和她对接演员资源,她自己也多次参演她告诉记者,除了人员优势外,桂林还有气候优势,很多微短剧剧组会来桂林“过冬”,因为桂林冬天也能看到大片绿树。此外,在不同时段,桂林还能呈现出金黄银杏、红杉等景观,剧组可以轻松营造出各种美好的场景。

桂林旅游学院教师杨慧敏认为,不少剧组青睐桂林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桂林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能够为剧组提供所需的群演和场景。杨慧敏说,学校之前就有不少学生参与了《孤单旅行团》、《凡人歌》的群演工作。

谈到桂林微短剧的发展,杨慧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桂林产’微短剧,可以从现在的商业化朝着精品化方向努力,成为外地网友认识桂林的一个窗口。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其中,展现桂林的美。”杨慧敏说。

<桂林市导游协会常务副会长伍娟表示,微短剧发展迅速,文旅从业者也感受到了微短剧对地方文旅的拉动作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曾印发《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业内积极响应。据悉,获得“十大文旅微短剧”、“十大文旅知名度提升案例”的微短剧《孤单旅行团》,曾在桂海晴岚、象鼻山、龙脊梯田、龙胜温泉、兴安灵渠、七星公园等景区取景,提升了这些地方的知名度。

对于桂林“草根微短剧”的前景,伍娟说:“我希望‘桂林产’微短剧能展现出与桂林美誉度相匹配的内容,挖掘桂林优秀的文化内涵,摒弃那些被人诟病的套路、低俗内容,拍出真正的精品,展现桂林之美。”

来源|桂林晚报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