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祥
《繁花》剧照。
《我的阿勒泰》海报。
《城中之城》剧照。
《南来北往》海报。本文配图均由出品方提供。
自2024年以来,国产电视剧在创作上既强调主题性与多样性的平衡,又注重从时代的演进中挖掘故事和塑造人物。这种全方位的创新策略不仅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让现实题材成为荧屏上的焦点,不断有优秀作品成功吸引观众注意。
紧扣现实生活
回顾今年上半年的电视剧创作,一个显著的趋势是现实题材作品的流行。创作者们更多地从经典文学中寻找灵感,注入当代精神,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面貌。今年1至5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中,当代题材占比约66%,集数占比约64%。而在上星频道黄金时段首播的剧集中,现实题材占近70%。
这些现实题材剧集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它们展示了社会变迁和生活的多样化。《繁花》改编自同名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精心构建的场景,重现了上世纪60至90年代上海的社会变化。而《南来北往》则描述了改革开放初期铁路干警的故事,展现了社会百态。
其次,剧集深入探讨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传递出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讲述了两个家庭如何在逆境中找到重新站起来的勇气。《烟火人家》和《玫瑰的故事》则分别探讨了女性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挑战和成长。
多维创新探索
上半年,创新成为国产剧集创作的中心议题。创作者们不仅开拓新的题材领域,还尝试将类型创作提升到新的高度,使得剧集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景象。
一方面,剧集创作在题材上进行创新,探索以往较少触及的历史侧面或新兴行业,填补创作空白。《问苍茫》和《海天雄鹰》分别从青年毛泽东的视角和航母舰载机试飞员的日常入手,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和职业领域的特色。
另一方面,行业剧开始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播、艺术表达和类型的融合。《城中之城》和《手术直播间》分别深入金融和医疗行业,呈现专业领域的复杂性和挑战。
古装剧方面,正剧化趋势明显,作品不再局限于宫廷争斗或江湖恩怨,而是加入更多现代视角,如《庆余年》第二季和《天行健》。
质量的提升
随着台网融合的发展和观众审美的提升,2024年上半年网剧创作显示出明显的质量提升。现实题材成为主流,如《我的阿勒泰》以其诗意的影像语言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受到国际认可。
悬疑剧通过复杂的叙事结构和电影化的视觉风格增强了观赏性和思想深度,如《新生》和《看不见影子的少年》。
古装网剧与其他类型如喜剧、综艺、漫画的结合也日益增多,如《大王别慌张》和《大理寺少卿游》通过幽默的方式反映现实社会,增加了观众的共鸣。
总体来看,国产剧在今年的创作上表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期待未来创作者能继续以创新精神探索文艺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