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资讯

上海芭蕾舞团的春季演出季开始了,海派芭蕾率先在新春亮相

上海芭蕾舞团已经重启排练,为即将到来的演出季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经典与原创作品。这不仅标志着艺术的新一轮复苏,也为观众带来了期待已久的视觉盛宴。本报通讯员 王丽 摄 制图:王强

上海芭蕾舞团的春季演出季开始了,海派芭蕾率先在新春亮相

尽管户外依旧寒风凛冽,但上海芭蕾舞团的排练厅内却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自春节长假结束后不久,演员们便开始了每日上午9点半的常规训练。伴随着悠扬的钢琴声和轻快的足尖敲击地面的声音,舞者们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排练中。上芭的“春季演出季”将于2月14日盛大开幕,在上海大剧院和前滩31演艺中心接连上演《歌剧魅影》、《天鹅湖》、《白毛女》以及《茶花女》等精彩芭蕾舞剧。

海派芭蕾在这个新春绽放出第一朵花,而这背后是无数日夜的努力与坚持。“在短短两周内连续呈现四部不同风格的大戏,对每位演员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上芭艺术总监李华表示,《歌剧魅影》与《茶花女》是对文学经典的芭蕾诠释,《天鹅湖》则是西方古典芭蕾的经典之作,《白毛女》更是上海芭蕾舞团的瑰宝。“自2月3日起,我们就开始了日常排练,确保每一位演员都能以最佳状态迎接舞台上的每一刻,这是对我们艺术品质追求的具体体现。”

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海派芭蕾

在此次“海派芭蕾演出季”中,上芭首席主要演员、副团长陈明将首先登场。改编自法国作家加斯通·勒鲁同名小说的《歌剧魅影》将于2月14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陈明不仅担任男主角“魅影”的角色,还负责整场演出的制作统筹工作。每天中午11点半,陈明都在排练厅里挥洒汗水,专注于每一个动作和表演细节。“‘魅影’这个角色复杂多变,既有偏执嫉妒、愤怒狂暴的一面,也有善良温暖、孤独脆弱的一面。演绎这样一位人物,需要深入挖掘其内心世界,这对任何演员而言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陈明说道。

上芭原创芭蕾舞剧《歌剧魅影》是第一部完全采用芭蕾形式表现该作的舞台作品。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巴黎歌剧院,讲述了一位隐藏于剧院内的神秘人物通过各种手段试图控制整个剧院,并影响年轻芭蕾明星命运的故事。该剧由著名英国编舞家大卫·威尔逊执导,结合了精致优雅的海派芭蕾、强烈的英式戏剧张力、深邃神秘的舞台设计以及梦幻般的音乐,赋予这部文学经典新的生命力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部舞剧通过巧妙的剧情设置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成功地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李华说,“在这部全球知名的作品中,我们融入了中国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海派芭蕾的独特风格。”

下午4点,上芭首席主要演员林雪仍在反复练习,为她在《歌剧魅影》中的“柯莉斯汀”角色做最后的准备。“‘柯莉斯汀’看似单纯无邪,但她同样经历了情感上的重重考验。尤其是在面对‘魅影’时,她会感到恐惧、好奇、同情甚至是怜悯。”林雪认为,如何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传达这些细腻的情感变化,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改进。“每一次排练都有新的发现,每一次演出都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展现上芭的精神风貌

1月29日,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上芭出演的创意舞蹈节目《天鹅绮梦》登上了“春满东方·好巳花申”2025东方卫视春晚的舞台。节目展示了上海各个标志性景点,如拥有百年历史的邮政大厦、充满艺术氛围的外滩美术馆以及承载半部上海近代史的苏州河畔等地标性建筑,实现了城市景观与舞蹈艺术的完美融合。当交响乐达到高潮时,浦东美术馆镜厅的玻璃上同时映出了天鹅舞姿与外滩夜景,充分展现了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2月18日至19日,上芭还将携经典版《天鹅湖》重返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剧中48只“白天鹅”组成的壮观景象,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喜爱,也征服了众多海外观众,国际巡演超过百场。

2月22日,上芭将在前滩31演艺中心·大剧场上演经典舞剧《白毛女》,带领观众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另一部上芭出品的新作《茶花女》则定于2月28日上演。“60岁”的《白毛女》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如今,在青春版《白毛女》中,第九代“大春”、“喜儿”及“白毛女”的扮演者均为不满25岁的年轻一代,他们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在舞台上继续书写辉煌。许晓阳、何洁、孙婷、周颖等多位在国内外重要芭蕾比赛中屡获殊荣的演员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活力展现出上芭的精神面貌。

“通过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剧目和持续培养优秀人才,上芭致力于让有潜力的演员与世界级编导及艺术家合作,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上海芭蕾舞团团长吴敏透露,根据茹志鹃同名小说改编的芭蕾舞剧《百合花》已完成内部试演,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预计今年7月在上海大剧院正式公演;而另一部即将推出的现当代芭蕾作品《木卡姆》(暂定名)也将于今年下半年与观众见面,旨在通过现代芭蕾的表现手法结合新疆地区的传统舞蹈元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记者 陈亮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