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日公布了2025年的电视剧片单,其中包括了多部备受期待的作品。这份片单涵盖了多个类型和题材的剧集,从历史正剧到现代都市剧,再到悬疑推理等多样化的内容,旨在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其中,《八千里路云和月》作为一部抗战大剧,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艰难岁月中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而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千里江山图》则聚焦于当代中国基层奋斗者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为梦想不懈追求的精神面貌。《蛮好的人生》则是上海出品的一部作品,通过讲述普通人的生活经历来反映社会变迁与发展。
这些新剧不仅迅速点燃了社交平台的热情,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接近5亿次。“大剧看总台”的品牌影响力再次得到验证,其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高质量的内容制作,更在于它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用人民大众最熟悉的文艺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彰显时代精神、引发共鸣。
文化自信是构建精神谱系的重要基石之一。在这份片单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历史正剧以及展现当代中国各项事业成就的现实题材作品。比如,《大汉赋》(汉武帝篇)、《大唐赋之破阵乐》通过描绘两位伟大帝王——汉武帝刘彻与唐太宗李世民的传奇人生,全面展示了大汉、大唐鼎盛时期的国家命运及大国风采;《交锋》则是一部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当代国安题材剧,讲述了国安战警维护国家安全的故事;《天骄》反映了“50后”这代共和国同龄人的成长经历及其创业历程;《我和我的英雄》采用单元剧形式向那些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英雄们致敬;《石榴的滋味》勾勒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巨大变化。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寻烽火岁月的印记”板块特别推介了6部新剧,构筑起一幅绵延厚重的热血画卷。除了上述提到的几部重点剧目外,还有《归队》、《我们的河山》和《阵地》等四部沉甸甸的抗战大剧,它们从不同视角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和爱国民主人士在战火纷飞年代里的坚韧战斗与保家卫国事迹,展现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和民族力量。《那年香港雪在烧》则将目光投向1884年至1899年间的香港,讲述了华人逆天改命、寻找光明前途的历史传奇。
创新表达方式也是此次片单的一大亮点。例如,“品冷暖交织的人生”板块聚焦于人间烟火气息浓厚的故事,如改编自徐则臣创作的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北上》所铺展出古老运河的新颜;贾平凹笔下的《高兴》描述了农民工克服城乡差异收获美好爱情的过程;赵德发所著的年代剧《生万物》展现了新一代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逐渐觉醒并奋力求生存谋发展的经历。此外,还有多部原创剧本如《蛮好的人生》《六姊妹》《生命树》《喀什古城》《四喜》等,它们分别从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切入,书写着新时代人民的火热生活。
归根结底,电视剧讲述的是人的故事。因此,“赴披荆斩浪的旅程”板块包含了10部人生故事,旨在折射时代图景、关注民生热点。比如,《灿烂的风和海》多维度展现了澳门青年的精神风貌;军旅力作《兵自风中来》展示了新时代军人实战演练、磨砺意志技能的过程;梁晓声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我和我的命》承载着厚重的年代质感与人物命运沉浮;《太平年》则讲述了五代十国到北宋统一年间吴越国“纳土归宋”的历史故事;其他如《逍遥》《长安的荔枝》《藏海传》《大奉打更人》《雨霖铃》《大生意人》等剧集也早早锁定了热剧席位。导演李路、编剧王小枪等知名创作者还将带来悬疑推理题材的作品,与观众共同探寻真相、沐浴理想信念之光。
与此同时,总台还加大了短剧精品规划力度,推出了八大系列:“岁月流金”、“唐宋风华”、“热血河山”、“都市遨游”、“秘境生灵”、“山水家园”、“超级工程”以及“IP联动”,探索影视+文旅+消费深度融合的可能性。随着国产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这份大剧片单有望成为世界各地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作者:王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