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异军突起,成为广受关注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在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浙江横店,微短剧的热潮尤为显著,每天都有新的剧组在此开机,探索着这一领域的无限可能。
微短剧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并持续火热,与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高度的观众粘性密不可分。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微短剧行业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市场规模和用户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内容创作和商业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行业内对于创新的不断追求。从最初的流量导向到现在的内容为王,微短剧经历了从草根到产业化的转变,如今更是以科技为驱动力,开启了以内容为核心的新时代。在横店,一位影视工作者正在使用竖屏监视器进行拍摄,这标志着微短剧制作正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资料图)
今年初,一部名为《绝巅》的大型玄幻短剧在横店的一个虚拟摄影棚中完成拍摄,该摄影棚采用了国家级的虚拟现实技术,使得拍摄过程充满了科技感。“现在的微短剧、短剧‘科技味儿’十足。”时光坐标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程会龙如是说。虚拟拍摄技术的应用,让微短剧的视觉效果更加震撼,也为剧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例如,通过LED屏幕和实时数字影像技术的结合,导演可以在镜头内实现光学合成,轻松切换不同的场景和氛围。“如果剧情需要,我们还可以实现虚拟场景和真实场景的结合。”程会龙补充道。
科技的赋能不仅提升了微短剧的制作质量,也推动了行业的转型升级。观众对于内容的需求日益提高,精良制作与深度内容的结合成为了市场检验的重要标准。
在业内人士看来,“微短剧+”的模式探索是今年行业转型的一大亮点,它为微短剧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在横店的华夏文化园微短剧拍摄基地,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探班游”,参与到开机、拍摄、杀青等环节中,这种互动性极强的体验受到了广泛欢迎。
不仅如此,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还发布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创作计划,旨在通过微短剧展现新时代生态文明之美和人民生活之美。由横店影视城联合出品的微短剧《清明上河图我是画中人》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它通过特效技术生动还原了宋朝的汴京繁荣景象,实现了“沉浸式游玩场景+短剧”的完美融合。
从屏幕前的观众到现场的参与者,再到剧中的角色,微短剧的交互性被不断强调。同时,微短剧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展到海外市场。《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指出,微短剧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亿美元的长期空间。其中,美国市场的下载量和应用收入在海外市场中占据首位。
如上所述,微短剧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窗口。为此,横店国际短剧联盟成立,汇聚全球顶尖的影视制作公司、海外主流播出平台、实力投资方及知名影视教育机构,共同构建高效协同、全球化的短剧生产与传播体系。
作为联盟发起方之一,横店影视城董事长杨志伟表示:“只有在高质量和规范化的基础上,中国的优秀影视作品才能够真正立足于国际市场。联盟将致力于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发展,为创作者和制作方建立更加透明、更加规范的制度和发行体系,让优秀作品能在公平的环境中诞生,并拥有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型的影视形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引领着影视行业的新潮流。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微短剧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