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民间传说的听众并不会将自己置于东海势力的立场。他们一生都难以想象自己会说“东海都是我家的”这样的话。在他们的认知里,东海的人见过太多,而哪吒这样的形象只存在于梦境中。
小时候读朱德元帅的传记,他和兄弟在河里抓了许多鱼苗,养在山后的池子里,直到过年。结果被地主发现后,地主将池子据为己有,用网捞走鱼苗,还借口说朱总司令的伙伴偷东西,将他们打了一顿。在许世友大将的传记中,也有类似情节。地主白敬原把禾苗塞进许家二哥放的牛嘴里,污蔑他看牛不力,导致牛吃了粮苗,上来就要打死许家二哥。有一个农人看到天上落下一只鸟,用锄头打死后,发现是富家少爷的猎鹰。富家公子竟然活活打死农人,还让农人家属为死鹰披麻戴孝赔钱守灵。在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纪实作品中,这种荒诞的为鹰、为狗、为各种宠物办丧葬仪式的事情不止一次地出现过。所以古代豪绅鱼肉百姓是家常便饭。
在往昔民间传说的受众心里,混天绫搅动水晶宫,不过是大家心中意淫出的一口恶气罢了。可在现实生活里,在海里洗个澡都要被富家大户找茬打死,这才是生活的常态。东海广袤,但每一寸海域都是人家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那些富家大户眼里,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们的,哪怕你只是在海里正常洗个澡,只要动了一毫一厘,就得付出代价,甚至丢掉性命,不论老人孩童,一视同仁。你看那夜叉,从海面冒头后,连问都没问一句,就直接举起斧头砍去。显然,对于他来说,这种事做得多了,早已手熟。若不是这次碰上了哪吒这样强有力的对手,哪吒也不过只是夜叉砍过的无数条人命中的一个罢了。
对于那个时代的大部分民间人物来说,在现实生活里抗争是毫无希望和可能的。他们心中虽有满腔怒火,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能敢怒不敢言。他们殷切地期待着,这世上能真的出现一个脾气火爆的神灵。当那些富家恶霸、无良权贵再肆意地找茬挑事,把一个个家庭逼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时,这神灵能毫不犹豫地一刀下去,将这些恶人剁得粉碎,为他们讨回公道。他们听这些故事的时候,脑海中联想的都是自己生活的苦难——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残酷现实。在精神世界里,他们恨不能亲身置身于故事之中,去代替那些故事里受迫害的人物,去感受正义的降临。
所以,在他们的想象和情感里,又怎么可能有心思或可能去代入东海的视角,去考虑哪吒洗澡给水晶宫带来的所谓精神损失呢?东海太多了,地主、富户、官吏、乱军、土匪……考虑到哪吒最早成书年代是元朝的《三教搜神大全》,可能东海势力里还得包括蒙古统治者……
面对着这样源源不断的夜叉三太子,你觉得最好最抓得住人心的故事应该长什么样?网上搜索一些遇到流氓、遇到小偷、遇到切糕党、遇到无赖、遇到色情狂等等之类的现实问题,你会发现下面回答的高赞,绝对不是好好跟对方讲道理或者正当维权,而肯定都是扮猪吃老虎或者以暴制暴,要么答主身怀绝技展露身手要么自己背景强大宗族威压,这种故事在相对鉴赏水平较高的论坛上仍然能够戳中大部分用户的心理G点。
人人都喜欢这种爽文情节,无可厚非,但究其原因却有一种悲哀在里面。很简单,现实欺压者霸凌者远多于成功反抗者,把网上大部分编出来的段子都加上,也比不过现实里受害者的一半。自古以来真正意义上成功反抗的除了七十年前就可能也就只剩下神话传说了。
哪吒的所有暴烈都是感同身受者的情绪映射。美国记者威廉辛顿在自己的纪实文学《翻身》中这样写道:“只有被逼得忍无可忍时,农民才会站起来反抗,但是一旦他们行动起来,就会走向暴力和残忍的极端,动手就往死里打,因为几千年的痛苦教训告诉他们,如果不这样,他们的敌人迟早会卷土重来杀死他们。”哪吒是谁不重要,陈塘关总兵之子也好,太乙真人徒弟也罢,所有的能力和背景都是受众赋予他对抗东海产权所有人的。他用比流氓更无赖的方式对抗了流氓和无赖,用更不讲道理的手段寄托了想要一个讲道理机会的朴素期望。
他们唯一的失误,就是没想到有一天温饱富足的日子到来后,居然真的有人会代入到夜叉敖丙的视角去,觉得东海真的是他家的,洗个澡直接打死没有一点问题,甚至,还有些莫名其妙的理直气壮。
最后说一句,今年春节档电影,《魔童闹海》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