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资讯

京味儿剧集与影视+效应相互促进

近年来,“跟着影视去旅行”成为了文旅融合的新趋势,影视作品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关键力量之一。例如,《追光的日子》使广东惠州成为焦点,《去有风的地方》带动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繁花》让观众记住了黄河路和排骨年糕,而《我的阿勒泰》则提升了新疆旅游的关注度。在今年6月播出的“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玫瑰的故事》中,真实的生活质感和温馨的情感表达再次彰显了影视与文旅融合的强大潜力。

京味儿剧集与影视+效应相互促进

观众们被剧中坦率炽热的“黄亦玫”所吸引,同时也对“黄玫瑰拿铁”、“玫瑰旗袍”以及“玫瑰”所到之处如后海、明城墙遗址公园、树美术馆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些地方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点,而“北京到底有谁在”的话题也成为网络热梗。据北京青年报记者报道,《玫瑰的故事》在年度现象级剧集中表现出明显的长尾效应,许多看似偶然的传播其实背后有着精心策划的“影视+”联动策略。

以京为镜

地标取景展现京城魅力

《玫瑰的故事》自2020年起开始筹备,原著以香港上世纪70年代为背景,而改编后的剧情则将主角黄亦玫设定为出身于清华教授家庭的艺术策展人。制片人郑中莉表示,将故事背景设在北京是因为主创团队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北京独特的文化氛围也为剧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北京广电局提供的拍摄服务机制,使得剧组能够顺利在多个地点完成拍摄任务。

据了解,《玫瑰的故事》是北京市广电局启动拍摄服务计划后在京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该片在北京六个区内的260个场景完成了1243场戏的拍摄,带动了约2900万元的消费。剧中频繁出现的故宫角楼、长安街、国家大剧院等标志性景点,改变了以往北京难以取景拍摄的印象。此外,后海、明城墙遗址公园等地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促进了线下文旅经济的增长。

以词为梗

创意改编引领传播热潮

《玫瑰的故事》中男主角方协文的一句台词“北京到底有谁在”经过央视网、北京文旅等多个官方账号的剪辑,在各大平台上迅速走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这一台词推出了相关的视频推广活动,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超过1亿次的浏览量。此外,高考成绩公布之际,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也借势发布了招生活动信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这部热播剧以其台词为切入点,通过创意改编形成了跨圈层的传播效应。它不仅展现了影视作品的视听娱乐功能,同时也揭示了各地对利用影视剧带动文旅消费的热情。《玫瑰的故事》引发的联动效应,成功为北京带来了大量游客,并为影视与文旅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现实为核

持续打造更多“玫瑰风暴”

尽管“影视+”效应是当下行业的热门话题,但核心仍然是优质的内容。《玫瑰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关键在于其内容的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这部剧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贴近现实的重要性。

作为荧屏上的重要力量,“京产剧”一直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结合风格化、类型化、年轻化的手法,为观众呈现了具有烟火气的作品。近期,北京市广电局推出的“新时代新北京”创作计划,旨在挖掘并储备更多反映当代生活的电视剧作品,继续传承“京产剧”的精髓。

编剧李潇表示,他们希望通过《玫瑰的故事》传达一种简单而深刻的信息:人应该勇敢地去爱、去生活,即便受伤也要继续前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召集人夏晓辉认为,《玫瑰的故事》超越了性别与时代的限制,探讨了心灵成长、价值观碰撞等主题,为大众情感找到了共鸣点。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