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再次探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为何国产剧似乎总是与真实的生活脱节?
这个问题被反复提起,以至于似乎已无需再问。
“这就是现实啊。”
“如果剧集和生活一模一样,那我还看它干嘛?”
今天,我想说的是,生活感的缺失可能并非始于国产剧。
01
生活究竟是什么?
是日常的吃喝拉撒睡。
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决定观众是否能产生共鸣。
而我们常见的却是:
主角虽然身份平凡,但行为举止却一点也不普通。《恋爱先生》中的罗玥(江疏影饰)在异国他乡流落街头时,仍坚持换衣服、化全妆。
《我的前半生》中的家庭主妇罗子君(马伊琍饰),离婚后收入骤减,却依然带着价值十几万的爱马仕包。
至于《欢乐颂》里的樊胜美(蒋欣饰),一边是穷苦出身的人设,另一边却敷着高价面膜。
国产剧中的角色无论阶层如何,都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
演员不能变“丑”或变“土”,生怕一点点不精致就会影响形象。
吃饭也很讲究。《我的真朋友》里月薪两千的程真真(杨颖饰),在信用卡欠款五千时,坐在自己整租的精装豪华一居室里,自叹委屈,只能吃速食。
两块五一包的方便面?不,她选择了二三十元一桶的自嗨锅。
吃就吃吧,她还要拿个小碗。可大家吃速食难道不就是为了少洗碗吗?
至于住?
许多国剧中的床铺得比酒店还平整,没有一丝睡过人的痕迹。
书架上厚厚的精装外文书,其实只是一堆硬纸壳子。
装修得高大上、一尘不染的医院和诊所,甚至让人好奇是否是用绿布做出来的CG特效。
比样板间还样板间。
△《微微一笑很倾城》《七月与安生》《恋爱先生》
其中,不乏一些主打“烟火气”“人情味”“老百姓家常”的剧。《北辙南辕》,白奶奶(刘晓庆饰)家住北京奥森大别墅,窗明几净绿树成荫,看起来岁月静好。
家里满满当当的调料瓶、腊肉、腌菜,好像是在强调这是个用心经营生活的奶奶。
但这比普通人卧室还大的厨房,三面通透的窗户,豪华的装修,早已经把普通人不知道甩到哪里了。
想要营造温馨氛围,哪个观众能够共情?
悬浮。
但这是国产剧没有生活的1.0版本,已经被吐槽过很多次。
之后,事情并没有变好,反而变本加厉。
过去看偶像剧,悬浮点也能被原谅,但现在很多打着关注社会话题的现实题材换了种搞法。
比如,之前Sir写过的《凡人歌》,明面上的烟火气保留了:
普通打工人蜗居出租屋,赶早晚通勤,中产家庭明面光鲜,但为了工作也得陪酒喝吐……
但故事,又让位给了编剧刻意制造的冲突。
强行对立,价值矛盾,困境累加……
用极端情况下的想当然去吸引观众的火力。
为了制造困境,让角色们做出违背常理的抉择,给观众一种“卧槽还能这样”猎奇荒诞。
类似还有《好团圆》,打着生活剧的幌子,狂洒狗血。
明明是女性视角的叙事,依靠的依然是狗血情节堆砌,使用大量的短剧式吸引人眼球的爆点设计。
渣男、出轨、抓小三。
就像Sir所说的,每一个片段单拎出来似乎都能讲通,但反复堆砌,失去了柴米油盐,就让所谓的“生活”,沦为了挑动观众的情绪垃圾。
国产创作失去的不是生活气,失去的,也是真实的人。
剩下的,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猎奇标签。
不吵,不撕,就写不出生活的故事。
缺了生活气息的国产剧,就像换了套皮肤反复排演的大型恋综。
<p02
什么剧才叫有生活呢?
我们并不是没有过。
<p2000年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张大民一家6口挤在北京大杂院的小平房里,客厅和卧室都在一个屋,地上、墙上摆满了东西,厨房更是“初极狭,才通人”。
日常吃饭,家里甚至放不下6把椅子,总有一个人要坐到床上吃,要是来个客人,还得站着吃。
每个物件的成色,是带有岁月感的。
剧中有一段,张大民(梁冠华饰)要和李云芳(朱媛媛饰)结婚,为了给家里添置一张双人床,张大民绞尽脑汁。
是想表达底层新婚买不起床吗?
不,是家里太挤了,有新床也没地儿放。
于是他苦苦算了好几天,才把家具们打乱重组,严丝合缝地规划好家里的每一寸土地。
这种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的小市民生活。
生活不是整天人与人撕。
符合自己的“爽感”,就摇旗呐喊。
不符合自己的“见识”,就重拳出击。
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在过去作品下的“翻案”:
只有我一个觉得这个不好看么?
看到一个个穿越时空的道德卫士。
以及为了一个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热搜话题,消耗大量的精力和热情与从未见过的网友争得面红耳赤……
<p但。
<p在词条和标签的怪阵中。
迷失具体的生活。
甚至想想看。
你一天有多少时间,将眼睛从手机屏幕移开,去真实地体会周遭的一切呢?
事实上。
我们从屏幕那头接受的讯息,也并不是什么深刻的理念,或者艺术的享受。
仍然是鸡毛蒜皮,蝇头小利。
<p但我们就相信,这种被数字加工过的,添油加醋的“生活”。
比生活本身更吸引人。
国产荧幕上生产的,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