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鱼
在影视圈,一个新趋势正悄然兴起:名导演们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以监制的身份参与到电视剧的制作中。最近热播的剧集《雪迷宫》在宣传中不断强调“张艺谋监制”,而紧随其后的《边水往事》同样由知名导演曹保平担任监制。这种“名导监制”的现象,已从电影界蔓延至电视剧界,成为行业内的新常态。
但问题随之而来:有了名导的加持,剧集就能保证成功吗?监制的角色对于剧集的创作又有何影响?在观众心中,监制与导演,这两个身份又有何不同?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或许能揭示“名导监制”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监制:艺术与市场的桥梁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导演无疑是电影创作的核心。我们经常听到“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称谓,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亿元导演俱乐部”等话题,这些都反映出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中心地位。
然而,这种“导演中心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些导演过于强调个人风格,可能会忽视观众的感受,导致作品难以被大众接受。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影的商业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监制的角色也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
监制与制片人虽然在职责上有所重叠,但监制更侧重于影片的艺术质量把控,确保电影在工业化生产中不会偏离轨道,减少商业风险。
名导监制:新导演的引路人
在实践中,监制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新晋导演而言,如果能得到一位资源丰富、人脉广泛的名导演作为监制,无疑能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平衡,实现“老带新”的效果。
例如,《我不是药神》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宁浩和徐峥的监制。他们的参与不仅为影片提供了艺术指导,还带来了市场号召力。同样,其他名导演如饶晓志、韩三平、郭帆、田壮壮等,也在各自的监制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监制不仅是导演与制片人之间的桥梁,还能帮助导演更好地完成创作。如果导演和监制的风格相得益彰,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实现“1+1>2”的效果。
监制的门槛与参与度
然而,“名导监制”并非万能。例如,《摆渡人》虽然有王家卫的监制,但最终作品的风格混杂,未能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这提醒我们,导演与监制之间的权力平衡并不容易把握。
此外,监制的角色并非人人都能胜任。监制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把握电影的艺术品质,整合创作资源。如果名导演缺乏敬畏心,盲目跨界,可能会给电影生产带来混乱。
同时,名导是否真的深入参与监制工作,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名导可能只是名义上的监制,对作品的实质性贡献有限。冯小刚导演曾呼吁,应该去除“挂名监制”,给予真正的监制应有的尊重和报酬。
电视剧的监制工作与电影有所不同,由于电视剧的生产周期更长,监制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名导是否真的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电视剧的监制工作中?
监制的角色与责任
从“导演中心制”向“监制中心制”的转变,旨在为中国电影创作提供更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这有助于保证电影的质量、票房和利润,减少因导演个人表现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导演陈可辛曾提出,应该建立以监制为主导的制度,让所有岗位都服务于电影的整体成功,而不是过分强调导演的个人影响力。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差距。“名导监制”的初衷是希望名导演能够提携后辈,实现电影创作的多元共赢。但如果名导在监制过程中独断专行或敷衍了事,那么谁来监督他们呢?如果行业内仍然存在“谁有名谁说了算”的心态,那么电影生产流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就难以消除。
因此,监制、策划、编剧、导演、演员、宣发、营销等各个环节的人才都需要在电影的整体运营中互相配合,才能在动态发展的产业链中实现最优组合。监制不必非得是名导,但应该是懂得艺术和市场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