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评

追火车的日子:站台上的故事

在不久前的几个月里,我常常沉浸在对一部电影的深刻回忆之中,这促使我重新审视并整理了自己的观影感受。

追火车的日子:站台上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火车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道具,更是贯穿全片的核心象征。故事的开端,我们看到了汾阳文工团的一场表演,演员们坐在长凳上,模仿着火车的轰鸣声。当表演落幕,他们又在黑暗中继续欢笑,仿佛火车的声音在他们的心中回荡。这些在舞台上扮演火车的年轻人,实际上从未见过真正的火车。随着故事的推进,他们跟随私有化的文工团四处演出,在一次转场中,他们终于遇见了真正的火车。那一刻,他们激动不已,追逐着火车奔跑,直到站在铁轨上目送火车远去。我特别喜欢的一幕是,一个男子独自站在昏暗的山脚下,守候着一团火焰,这火焰似乎烧尽了他的一切,也照亮了整个夜晚。到了影片的结尾,火车并没有直接出现,而是以一种更为抽象的形式呈现,煤气灶上的水壶沸腾,发出尖锐的啸叫声,让人回想起十年前那个夜晚,年轻人模仿火车的呼啸声。

从结构上分析,火车这一象征在电影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从抽象到现实再到抽象的转变。就时代背景而言,电影跨越了1980至1990年代,那正是火车在山西普及的时期。可以说,山西80年代的流行文化、音乐、生活方式以及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火车带动的。火车的到来打破了70年代的沉寂,不仅运出了大量煤炭,还带来了新时代的气息。因此,当火车在电影中段真实出现时,这群年轻人对火车的追逐象征着他们对新时代的向往和追求。但人又怎能追上火车呢?他们最终未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反而被无情地抛回了一个无梦、沉闷的现实。他们的处境甚至比那些从未追逐过火车的人更糟,正如那个长镜头所展示的:时代的火焰烧尽了他们的一切。到了80年代末,这些年轻人灰头土脸地回到了故乡,对火车已不再感兴趣,火车的象征意义也转化为了日常生活中水壶沸腾时的啸叫声。

也许,这就是电影《站台》得名的原因。无论是导演贾樟柯还是观众,似乎都站在站台上,目睹着80年代山西大地上火车的来来往往,见证了一群鲜活生命的挣扎与追逐。对贾樟柯来说,“站台”可能还意味着一种未决的状态,既是观察之地,也是登上火车前往下一站的起点。换句话说,贾樟柯可能就是那群年轻人中的一员,只是他最终真的搭上了这趟时代的列车。而那些跌落的人们,则是他的旧日伙伴。电影中隐藏了一个小彩蛋,汾阳的一面墙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打死贾樟柯”几个字。我不确定这是剧组人员的玩笑还是有更深层的含义。也许是某个被时代抛弃的年轻人,看着风光无限的贾樟柯,心生不满,写下了这句话。

因此,对于时光已逝的贾樟柯来说,“站台”意味着重返起点,回到自己尚未登车的那一刻,转身回望那些还未分离的人和事。这使得电影带有浓厚的“记忆自传”色彩。此外,这部电影的另一个特色是全片从未明确标示时间点,而是通过各种流行文化、音乐、影视及重大事件的兴衰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并将其融入具体的场景展示和情节叙述中。这正是记忆的一种特性。它不像历史年表那样先列出年份再注明事件,而是将记忆与具体情景混合在一起,成为我们共同记忆的一部分。在个人记忆层面,精确的时间点并不重要。这些混杂的情景仅遵循简单的先后顺序,整体有机地组合起来,营造出一种时代感。

在这部电影中,时代感与历史感有了明显的区别,前者基于回忆,后者基于探索。这也引出了两种不同的观影方式和体验。对于那些有着类似记忆的人来说,他们更多地体会到了与贾樟柯类似的时代感,并随之回忆起自己的八九十年代。而对于大多数00后来说,这可能是一部乏味的电影。少数人则热衷于追溯那些流行文化、歌曲出现的具体年份,并乐于将这些时间点与电影的情节相对应。这是史学家的工作。

无论如何,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文本,既能满足我对内在结构的好奇心,也能让我分析作者和读者的情绪。我给予这部电影四星评价。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