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熬夜追完了这部剧,此刻我的心情难以平复,忍不住想要记录下自己的观感。真的,很久没有遇到这样让我有强烈表达冲动的作品了,它实在是太精彩了!
首先谈谈剧情,那真可谓紧凑有序,毫无拖泥带水之感。每一个角色的行为动机都得到了充分的解释,使得每个角色的行为都有其合理的依据。剧中巧妙地布置了许多伏笔,几乎都在最后得到了解答,这无疑是对编剧能力的一大考验。比如廖家大火事件中,哥哥并未遇难,那么第三具尸体究竟是谁?再如哥哥被劫持后,复仇小队分头行动以达成哥哥的目标,但最终三人都被抓捕,苏汰普也因此丧生,而那位愿意帮忙将哥哥尸体移至地铁口以引起公众关注的人到底是谁?还有纳威为何不选择更隐蔽的方式来除掉廖家人,而是亲自前往廖家?这些情节背后的逻辑性都非常强,层层相扣,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剧的匠心独运。尤其是最后一集,廖思远指责美华姐时举起刀的那一幕,仿佛也刺向了当年遭受伤害的自己,那一瞬间真是令人毛骨悚然。在观看前几个单元案件时,就发现它们是通过廖家大火案串联起来的,但在看到结尾时才发现每个小故事中的受害者身份和美华姐作恶的动机有着直接关联:莱拉代表女儿、婚纱案受害者象征普通女性、克辛则是妻子的角色,沈从心则作为母亲的形象出现,这种设计实在是巧妙绝伦,编剧真是太厉害了!
除了剧情引人入胜之外,主创团队在人物塑造上也是费尽心思。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非常立体,仿佛是从现实生活中走出来的一样真实。演员们的表演更是无可挑剔,能够如此精准地诠释角色,实在是难得。例如蓝小棠与徐曼最后相见的场景,那种情感的碰撞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还有哥哥哭着吃白寒递过来的泡面的镜头,那份悲伤与无奈让观众感同身受;廖思远骑着电动车载着哥哥去执行最后一个计划的时候,那种坚定又带着一丝悲壮的情感也被演员完美呈现;假纳威趴在地上抓起真纳威的眼镜戴上后的连续动作,则把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像盖德这样的角色,也被演绎成了十足的变态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这部剧还深入探讨了一些具有深度的话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追求真相与惩治罪犯之间,究竟哪个更重要?为了报复而伤害他人甚至牺牲生命,这样做是否值得?人类追求自由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这些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但却能促使我们对人性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
再说说本剧的镜头语言,同样非常出色。之前多次出现了廖思远在阳光下骑着电动车载着哥哥穿梭于菜市场的情景,因此当第26集中廖思远在黑夜里哭泣着载着哥哥的画面出现时,前后形成的强烈对比立刻触动了我的心灵,令人动容。至于配乐,运用得恰到好处,很好地营造出了氛围。置景和色彩搭配也非常讲究,整体给人一种十分舒适的视觉享受,不得不说剧组的审美水平相当高。
还有一个细节,在复仇小队于海鲜街发生冲突时,我注意到校服上写着“A.L.U”,当时只是觉得有点特别。直到看完大结局才明白,原来导演是有意为之。这个名字用得非常恰当,这部剧无疑是整个剧组的心血之作,也将成为他们的经典代表之一。
起初我不太理解为何要为主角设定一个幼师专业的学生背景,但在看完全剧之后,我才意识到廖思远其实是一个极其善良的人,这一设定也为他的善良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