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于港片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视觉盛宴的年份!
邱礼涛导演,这位电影界的魔术师,再次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对电影艺术的深刻理解,向我们展示了他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创作能力。
(虽然去年的《扫毒3》在某些方面不尽如人意,但它所带来的观影体验和丰富的隐喻,仍然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对于《暗杀风暴》,其混乱的叙事结构确实让人难以给予好评。邱导的作品数量之多和质量的波动,无疑是香港电影界的一个谜,也让人不禁感到一丝忧虑。)
在《谈判专家》这部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邱导标志性的疯狂和刺激,这些元素不仅没有丢失,反而在本片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影片中的追车场景编排得极为巧妙,多角度的镜头切换和广阔的视角,让人的热血沸腾。特别是影片结尾的夜间追车戏,将车辆拟人化,赋予了它们在街头自由奔跑的生命,这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追车戏。
更为重要的是,本片的剧本制作非常精细,剧本的支撑作用不可小觑。
“谈判专家与匪徒”的角色转换在刘青云饰演的主角身上多次出现,甚至在吴镇宇和苗侨伟饰演的角色身上也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其中,正义与邪恶的界限模糊,以及由于处境所迫而产生的道德困境,都让人深思——
从一位穿着西装、挂着工牌,以温和的方式劝导他人的谈判专家,到面对狙击手的瞄准,直面谈判专家的策略的劫匪;
从一位被点名邀请,希望遵守规则,也希望系统能够遵守规则的谈判专家,到因为不被尊重而多次打破规则,亲自冲上楼去拯救人质;
从阻止劫匪同伙驾车接应,到轻松地将车辆停在劫匪的逃跑路线上,一路飞驰;
从愿意为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贡献自己微薄力量的螺丝钉(处于被动地位),到主动逃离体制,追溯问题的根源,用自己微小但真实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在系统中不可避免地被制造出来并被抛弃的受害者;
从用枪指着匪徒的高级督察,到用枪指着同事,再到用枪指着自己。
在邱礼涛的电影中,一贯传递的“如果世界不公,那就用暴力来对抗不公”、“如果程序有问题,那就践踏程序”的朴素正义观,在这个警匪共存的舞台上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
因此,《谈判专家》在剧作上的吸引力和紧凑性,归根结底来自于剧本的戏剧性叠加。由于同一个人身上情境的快速变化导致立场的转换,使得单线叙事随着情节的发展产生了复利效应,从而使得戏剧张力达到了极致。
除了剧作技巧之外,深入探究那些爆炸性硬核行动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套理想化到几乎纯粹的价值观,它不允许任何官僚和世俗的污染。这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人文色彩不仅来自主线,还来自配角和周围环境的衬托。
刘德华的表演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佳表现(至少在我看来)。他不再是刘德华,而是完全融入了角色陈大伟。他在电话中的唯唯诺诺,他担心四十块钱不够买外卖而先欠着,完全展现了一个被逼到绝境但本性善良的老师的形象。
同时,整个事件的舞台设置也非常精良。
媒体的旁白和对嫌犯心理的推动,将警匪事件置于一个更大的舆论和社会背景中。
此外,在警察团队内部,几十年的同事关系形成了一个内部的“小社会”——在明确的警队规则之下,既有为了个人利益而违反规则的人,也有因为儿时的友谊而顶住规则压力去保护同伴的人。
我非常喜欢粤语中香港警察对同事的称呼,一是“伙计”,一是“手足”,这种像兄弟、像亲人、血浓于水的关系中,既有战友的集体荣誉感和生死与共的共同体,也有利益与情感的拉扯、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纠结。狙击手在决定是否要抬高枪口的那一刻,内心的斗争,又是影片中一个戏剧性的亮点。
观看完这部影片,我感到有些缺氧,呼吸急促。这部影片内容丰富,无论是在大的节奏上,还是在周边环境的细节上,都做得非常扎实。
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