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评

《默杀》观后感:简单触动,俗套震撼,毫无底线的圈钱!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性侵以及对残障人士的不公对待等一系列沉重的社会问题被集中展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电影并没有对这些敏感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反思,反而将其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道具。成年人对于正义的幻想成为了行动的催化剂,而那些本应被挖掘的深层次问题,却仅仅成为了实现所谓的"复仇"的幌子。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段音乐,似乎都在刻意追求一种表面的煽情效果和低级的刺激,缺乏深度和真诚。

《默杀》观后感:简单触动,俗套震撼,毫无底线的圈钱!

影片中的逻辑漏洞同样显而易见。例如,一个年仅九岁的女孩在遭受侵犯后,她的母亲竟然选择了隐瞒真相而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这位母亲对法律的了解程度显然不低,但更加荒谬的是,她们在经历了如此严重的事件后,竟然选择继续在原地居住,长达五年之久,这种心态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此外,影片中还设置了一位长达五年偷拍母女的角色,其行为背后的逻辑同样令人费解。虽然我们可以用"变态"来简单概括,但这显然也是为了迎合导演的创作需求。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母女二人在犯罪后的五年时间里,竟然对这位偷拍者视而不见,这种情节设置实在是牵强附会。

影片中的追逐戏同样充满了荒诞。王传君饰演的角色一直在前面奔跑,而张钧甯在翻车后竟然能够毫发无损地爬出来,这种情节已经足够离奇。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在爬出来后,王传君就在旁边"等待"她,这种情节设置无疑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但却显得过于刻意和不合逻辑。

至于影片中其他不合逻辑的情节,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在这部电影中,每个角色都被刻画得过于极端和单一,只是为了迎合导演刻意营造的二元对立局面。

对于那些在影片中遭受苦难的女性角色来说,她们的不幸并非来自于命运,而是来自于导演对待这些角色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默杀》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柯汶利和陈思诚这样的商业导演在创作上的局限性,他们的作品在风格和处理手法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