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效的呈现上,这部影片显然没有达到观众的期待值,动作场面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即便是观看IMAX 2D版本时,也难以忽视画面清晰度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观影体验的大幅下降。哈里森·福特在这部作品中显现出的老态龙钟与角色设定存在明显不符之处,使得观众很难投入其中。毕竟,自前作以来已经过去了17年,期间跨越了34部电影的发展历程,这次对《无敌浩克》的延续尝试,仿佛是用现代的方法去解决过去的问题,故事框架几乎崩塌,战斗力设定中的漏洞更是让人感到尴尬。
猎鹰这一角色,在以往漫威电影宇宙(MCU)的作品中始终扮演着配角的角色,未能得到充分的刻画与发展。每次登场,山姆·威尔逊似乎都在重复着“队长做啥我跟着做啥”的台词,缺乏独立的人格魅力。MCU的故事叙述中从未给予猎鹰足够的重视,他未曾真正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也没有经历过任何实质性的成长或变化。他更像是美国队长身边的一个标准助手,一个附属品和帮手。相较于史蒂夫·罗杰斯,猎鹰所获得的关注和支持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比不上“冬兵”巴基·巴恩斯在MCU中的影响力。这样一个角色突然被提升为主角,难免会给人带来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这就像是一位米其林三星主厨退休后,将餐厅交给了厨房中一位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切菜工,而更有才华的副主厨则选择了离开,与其他餐厅的同行合作开创新店。于是,这位切菜工开始模仿大厨的烹饪方式,但大家认可的仍然是老主厨的招牌。因此,这位切菜工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厨,赢得属于自己的星星,因为当前这块招牌并不适合他。
即使是在专门为猎鹰和冬兵打造的剧集中,对于猎鹰这个角色的塑造也只能说是勉强合格,几乎没有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发展内容。如果忽略这部剧集的存在,似乎也不会对《美国队长4》的情节产生重大影响。这部以“猎鹰”和“冬兵”命名的剧集,更像是在展示角色的背景设定或者个人简介,相比之下,其他一些角色的塑造要出色得多。
正因为如此,《美国队长4》本应是一部英雄起源类型的电影。考虑到鹰寡的布达佩斯线和红房子线都已经得到了揭示,但山姆·威尔逊的空降部队经历依然是个谜团。然而,这部电影却成了一部质量低下的续作。它既没有用心去塑造山姆·威尔逊这个角色(即使是新角色二代猎鹰华金的出现也显得突兀),也没有深刻展现出“美国队长”四个字所蕴含的意义。同时,对于猎鹰的特点和能力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发展,番外般的情节内容对于MCU的未来发展毫无价值,简直就是浪费了山姆·威尔逊这个角色以及美国队长这块招牌。
在《美国队长4》中,每当山姆·威尔逊皱眉思考,或是对着反派发表正义的宣言,以及旁人称呼他为“美国队长”时露出那神秘莫测的笑容,都给人一种孩子气般的模仿感,这个角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总让人觉得是在模仿史蒂夫·罗杰斯。整部电影弥漫着一种廉价的胡闹氛围。
也许有人会说,鹰队是漫画中本来就有的设定。确实,在漫画的世界里,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将一名已“退役”的角色重新带回故事中。漫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图文世界,世界观随时可变,软重启屡见不鲜,连载数十年需要各种不同的设定来吸引读者,大家也都清楚史蒂夫·罗杰斯迟早会归来。
但在电影领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电影的数量相对较少,故事的连贯性更强,情节的复杂程度也无法与漫画相提并论。克里斯·埃文斯辞演美国队长后,史蒂夫·罗杰斯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结尾已经有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一个单线发展的完整故事。即便未来可能会引入多元宇宙的概念,人们也明白,在这个世界中,美国队长的故事其实早已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