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评

聊聊《小城之春》里那些废墟的魔力,感受电影的迷人之处

在影视艺术的长河中,1948年由费穆执导的《小城之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不朽的经典。本文将深入剖析电影中废墟意象的运用,探索其与视觉艺术和文学表达的完美融合。

聊聊《小城之春》里那些废墟的魔力,感受电影的迷人之处

对废墟进行细致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影片中的作用:
- 从时间的角度,废墟被划分为历史悠久的旧废墟与近期形成的新废墟;
- 空间上,废墟可分为城市废墟与乡村废墟,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和记忆;
- 材质上,废墟可分为石质、木质,以及无形的“虚空”;
- 记忆的维度上,废墟被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迹型与无名废墟。

这种分类不仅揭示了废墟的直接视觉特征,也触及了其深层的心理和情感层面。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观众,使得《小城之春》中所表现的孤寂与复苏的主题更加易于感知。

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别的废墟对观众的影响各异:
- 旧废墟承载着自然侵蚀的痕迹、人类文明的印记以及时间的遗忘;
- 新废墟则如同刚刚冷却的遗骸,如战争的遗迹或被拆除的建筑,它们的存在令人难以平静;
- 城市废墟与乡村废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新旧的对比,但乡村废墟更多地强调了自然的元素;
- 石质废墟因其坚固而保存更为完好,而木质废墟则可能完全消失于自然之中;
- “虚空”的废墟则依赖于木质建筑的衰败、人类记忆的保存以及观众的情感体验;
- 古迹型废墟与无名废墟进一步揭示了废墟内化的过程。

在《小城之春》中,废墟不仅是背景,更是与人物和故事紧密相连的元素。影片避免了象征主义的解读,而是采用了更加自然主义的视角来展现废墟。

费穆在影片中赋予废墟一种特殊的模糊性。虽然影片涉及的是新形成的废墟,但通过情节和人物的设置,降低了这类废墟可能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他将焦点放在了日常生活上,废墟成为了人物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而非仅仅是背景。

《小城之春》没有采用英雄史诗式的叙事,而是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连续性。艺术效果在于它打破了废墟的传统框架,生活的延续淡化了新废墟的象征意义,深化了历史感,同时避免了可能的说教。

影片中的老屋、古城墙等元素,既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也是流动画面的一部分。这种展现更多是基于费穆的艺术直觉,而非刻意的安排。电影中的人物对废墟的自我投射,遵循了一种“哀而不伤”的原则,不是简单的悲叹,而是通过断断续续的语言和更深层次的沉默来表达。

电影构建了一个包含六重时间维度的复杂结构:季节、一般历史、具体历史、身体、向往和自然的时间。费穆通过这六重时间的平衡,克服了当时中国文艺作品中常见的自我表现过度而缺乏深度的问题。

废墟在电影中承载了向往的时间,将线性的历史转化为个人的生活经验,同时保持了废墟的可回归性和可重建性。废墟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超越历史的,不应仅仅被视为人类或自然力量的产物。废墟应保持其模糊、持久和沉默的特性,我们不应仅通过象征来让废墟“发声”,而应让废墟本身的境遇得以显现。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