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别线上钢琴独奏会2022》的余音绕梁中,我们深情缅怀那位在2023年4月3日离我们而去的艺术家。在宁静的夜晚,点燃一支蜡烛,我再次沉浸在他那令人难忘的音乐之中。初次观看《杰作》,我差点误以为它与另一部作品无异,因为它们都是在东京的演播室录制,背景是那面充满艺术感的白色方块墙,中心位置摆放着一架黑白相间的钢琴。然而,细看曲目列表,我惊喜地发现《杰作》的时长达到了100分钟,新增了《BB》等独特的曲目,包括与2022线上钢琴独奏会不同的《For Johann》《Mizu no Naka no Bagatelle》《Bibovu No Aozora》《trioon I》《Happy end》,这无疑展现了艺术家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和对艺术的深厚敬意。
自教授离世已逾一年,我在之前的影评中已表达了对他的哀悼之情,而今天,我想分享一些额外的感想。观影之初,音量偏低让我有些担心,担心这作为一场影院里的钢琴音乐会,硬件设施是否能够满足需求。但随着第二首曲目的展开,音量逐渐增大,我的担忧也随之消散。我注意到右手边的女孩,她全程抱臂静坐,一动不动,我敬佩她在两个按摩椅之间狭窄的空间里,如此专注地欣赏音乐,用沉默致敬。原以为她旁边的男士是她的伴侣,情侣一同观影并不罕见,然而散场时他们各自离去。这样的场合让人不禁感慨,若非这位令人敬爱的教授,小城市里怎会有这样一群人相遇,虽然人数不超过十人。对于小众爱好者而言,小城市是他们的避风港,偶尔飘来的经典戏剧、全国放映的艺术电影,唯有在此才能聚集足够多的观众,满足一场放映的需求。一位大哥在中场时睡去,鼾声时而传来,总有人在黑暗的银幕前沉沉睡去又醒来,继续聆听。散场前八分钟,保洁阿姨开门站在通道上,她们无疑是观赏电影结尾最多的人,忠诚地等待每一次散场。有一位四五十岁的女士,身着棉麻黄灰裙,戴眼镜,看起来像位教师,独自走下台阶,原来除了年轻人外,还有年纪更大、默默坚守爱好的人们。电影幕布下方的提示“银幕表层有银铅汞,请勿触摸”,提醒我们教授已经离开,无法再触摸到钢琴皮座椅。
再次聆听那些曲目,总能发现新的感受。《solitude》原来是重复中带有变化的旋律,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能理解人的孤独宿命,这是任何亲情、友情、爱情都无法替代的。《微渺的幸福》中蕴含着许多值得回忆的瞬间,似乎一点小事就能引发笑容。意外的是,经典压轴曲目《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之前竟是《快乐的结局》,回想教授的一生,他为著名电影配乐而声名鹊起,其中《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最为人所知,他的一生与音乐制作研究交织在一起,可谓是音乐赋予了他自由。人们哀悼的,究竟是那些著名乐曲背后的音乐人,还是一个纯粹为音乐而生的艺术家呢?
他通过作曲自由地表达自己,而《快乐的结局》想要传递的,正是最终章的幸福满足与平和。
被誉为“亚洲天才配乐大师”的他发行了八十张专辑,除了专业乐评人和粉丝外,其他人最深刻记忆的永远是那么一两首曲子。即使他已经弹烦了、厌倦了、甚至感到厌烦,应观众要求,他仍然会以这些曲目作为演出的结束。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新的、陌生的情感涌向衰老的身体。
作曲家的所有作品都是心灵的抒发,但并非每个作品都是精品。大众文化如浪淘沙,留下的一两粒珍珠被抛向海岸,慰藉着如浪花般浩渺的人群,而其他不那么广为人知的作品,则成为滋养自身生命的精神营养。拥有出名的作品,值得感恩,那是上帝赐予才华与观众相见的礼物;至于那些鲜为人知的作品,同样不可或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复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