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引人深思的作品中,随着朗读者的声音缓缓流入耳畔,胶片上的斑驳光影仿佛被注入了灵魂,与画面同步起舞。这种近乎即兴创作的处理手法,巧妙地与影片开篇所展现的小津安二郎晚期风格的画面相呼应,无论是色彩的运用还是构图的选择,都呈现出一种精致的唯美主义韵味。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斯特劳布晚年转向数字拍摄后的作品,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沉浸在物质世界的丰满表达,另一个则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抽象探索。
整部电影似乎是在模仿一场梦境的体验,如同一个人独自沉浸于剧本的朗读之中,时间在这一刻失去了线性意义,不再受限于现实世界的规则。观众被带入了一个超越常规视觉感知的空间,这里的一切都是对真实的重新定义。尽管这样的尝试并不罕见,但真正能够将这一概念成功实现并赋予其深刻内涵的,当属阿克曼在其影片《那里》中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电影中,佩索阿戏剧中的三个角色由同一个声音演绎,没有刻意区分每个角色的独特性。这不是简单的角色合并,而是通过单一声音传达出佩索阿本人的存在——毕竟,这部短剧副标题为“drama estático em um quadro”,意为“单独一景的静态剧”。这里的“quadro”一词双关,既可指代戏剧场景,也可理解为绘画的框架,暗示着电影本身具有某种绘画艺术的特质。
约翰·凯奇的音乐虽然评价不一,但在本片中却意外地贴合了文本中那份略显青涩的艺术气息。音乐的质朴与影片中那股文艺高中生般的纯真感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别样的和谐。或许音乐并非完美无缺,但它确实为影片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质感,使其更加贴近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世界。
我最初是受到了TDG影评的影响,才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唯唯询问资源(未能如愿以偿获取Amor omnia,便先观看了这部新作)。然而,看完之后的感受却有些复杂,觉得TDG的文字评论比电影本身更为精彩。不过,这也可能是个人观影时的心情所致,因为观影结束后不久,我就因肠胃不适而病倒了两天,这无疑影响了我对电影的整体感受。尽管如此,这次经历还是让我对电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也促使我在整理这些笔记时进行了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