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人皆有双手,却唯有少数人能成就非凡?”
这句话带着浓厚的武侠情怀,实际上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春节期间,《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上映时,观众们遗憾于影片中缺少了那份熟悉的江湖气息。然而,在这部美食纪录片里,他们从刀光火影之间,找回了那份久违的江湖味。毕竟,真正的江湖气,往往隐藏在这人间烟火之中。
首集《绝活》中,每一位出场的人物都是技艺高超的大师。
宁波滩涂的老渔民手持竹竿,施展着独特的“荡钩神技”,与红钳蟹展开了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只见竹竿起落间,钩子轻巧地一甩一挑,螃蟹便纷纷被捕获,就如同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从未失手。
钦州渔村的女人们个个掌握了一项快刀绝技。面对一辆装满快速脱水自溶海蜇的车,她们仅有15分钟的时间处理,平均每15秒就要拆解一只。心明、眼亮、手快,缺一不可。随着刀光闪烁,几十斤重的海蜇瞬间被分解成蜇皮和蜇头等部分。
泰州烤饼师傅的“火焰麒麟臂”令人惊叹。他徒手伸入炽热的炉膛贴饼,即使火舌舔舐皮肤也面不改色。以血肉之躯对抗高温,这哪里是在烤饼?简直将烤炉变成了修炼九阳神功的试炼场。
习武之人常有武痴,而在厨房江湖中亦是如此。若非痴迷,怎能成为一流高手?
杭州的一位大厨为了改变西湖醋鱼被网友戏称为“黑暗料理”的形象,复原古菜谱、更新食材、改进技法,硬是做出了七十多个版本。这不是痴迷是什么?
台南的养鱼渔夫执着于“必须吃全鱼”的信念,强迫症般地拔掉虱目鱼身体里的220根细刺。一根根鱼刺在他手中如绣花针般剔除,整条鱼却完好无损。这不是痴迷又是什么?
盐帮菜的大厨每天要做无数份爆炒腰花,在滚油烈火中,七斤重的铁锅每一份必须十秒钟颠炒十七次。这不是痴迷吗?
不疯魔,不成活。痴迷源于热爱,若没有对厨艺的热爱,又怎会有对自己精益求精的要求?
淮扬菜的大厨拥有一派宗师风范。年轻学徒时每逢周末就跑去菜市场免费为市民切菜,这才练就了各种神奇刀法:斜劈刀法、柳叶刀法、十字刀法、蓑衣刀法、荔枝刀法……精通这些刀法的他,确实有着大侠之风,干活前抚摩菜刀的习惯动作,与武林中的顶级高手毫无二致。
忽然领悟到,“绝活”不过是将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熬成了旁人看不懂的执着。
在这江湖中,没有葵花宝典,只有砧板上练出的老茧;没有独孤九剑,只有灶台前流下的汗水。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食林秘籍”:以烟火为剑,拿岁月过招,在酸甜苦辣中,练就属于普通人的盖世神功。
这不仅是对厨艺的礼赞,也是对所有技艺的致敬——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更多的是用一生去磨练一技的人。只要对生活保有一腔热情,人人都可成为高手,处处都能找到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