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以便让部分观众能更深刻地领会电影《狂暴女神》的独到之处:
还记得吗?当年《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虽然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但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对其人物和情节的负面评价。有些人简单地将《疯狂的麦克斯》系列归类为动作大片,然而,这个系列的内涵远比这要丰富。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深厚的故事背景。虽然追车场面一直是这个系列的亮点,但自第二部作品开始,这个系列就开始了对约瑟夫·坎贝尔的神话哲学的独特诠释和重塑。
1979年,《疯狂的麦克斯》的首部作品问世,以仅40万澳元的预算在全球取得了超过一亿美元的票房,一度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盈利最高的电影。导演乔治·米勒对这样的成功感到惊讶。他曾认为这部作品存在许多不足,甚至怀疑是否会有人愿意观看。但在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后,他发现自己无意中触及了人类叙事的原型/母题,而坎贝尔的神话哲学理论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些原型是跨越国界、时代和文化的全人类共有的主题和符号,它们在各种神话、童话、寓言和传说中不断出现,表达了人类潜意识对世界的理解和愿望。因此,在《疯狂的麦克斯2》中,米勒吸取了第一部的拍摄经验,精炼了叙事技巧,采用了经典的英雄之旅结构,将麦克斯塑造成了一个传奇人物。
至于许多人熟悉的第四部作品,它原本计划作为2000年代末新三部曲的高潮和结尾:
《狂暴之路》的概念在1997年就已经形成,2001年曾尝试开始拍摄,但由于经济危机导致资金流失,项目陷入了僵局。然后到了2010年,该项目才重新启动,但澳洲的暴雨使得原定的沙漠拍摄地变成了绿洲,拍摄计划再次受挫。直到两年后,当拍摄地点改为纳米比亚,这部作品才终于开始拍摄。(关于这部电影曲折的制作过程,有一本书非常值得一读:“MAD MAX FURY ROAD: BLOOD, SWEAT, & CHROME”,或者我也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详细介绍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