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与三位好友从影院归来,手中还拎着一大桶未尽的咸爆米花,脑袋里满是对这部影片的思考,此刻我便迫不及待地记录下这份感受。
关于影片带来的两极体验,感触颇深。当片尾曲嘎嘎的旋律响起,我还在回味之时,朋友们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满:“怎么这么无聊?”、“怎么这么多歌曲?”诸如此类的评论纷至沓来。甚至有一位朋友,在电影中途便已沉沉睡去,显得格外平静。那一刻,我也感到了一丝倦意。
回顾我感到疲惫的原因……其实,就在两天前,我才刚刚观看了《小丑》的第一部。起初对它并不感兴趣,直到听说续集中有嘎嘎的出演以及我喜欢的爵士配乐,我才决定补看原作以了解故事背景。
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看完第一部之后,都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哥谭市的大动乱(预告片确实吊足了胃口)。然而,当大家瞪大双眼期待着高潮迭起时,却只等来了一场短暂的法庭爆炸——这几乎是整部影片中唯一的大型场面。所期盼的激烈冲突、激动人心的音乐并未出现,影片以一种淡淡的氛围落幕。因此,我理解朋友们为何会急于表达他们的失望或选择在观影过程中打盹。这也是人们热议《小丑2》引发两极反应的根本原因。
但我发现自己是属于少数喜欢这部作品的一方。尽管已过去两个小时,我仍然沉浸在这种难以言喻的忧郁情绪之中。观影期间,我几乎全程都被一种压抑的情感所包围,以至于看完后并未急着去豆瓣发表评论,而是选择了沉默。对我而言,这就是一部令人喜爱的作品。
从音乐角度来讲,整部影片采用的是爵士风配乐,这种风格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爱憎分明的特点。喜欢的人会沉迷其中,而不喜欢的则很难接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嘎嘎发布电影衍生专辑《哈莉奎茵》后,周围的欧美音乐爱好者们会有如此大的反响。配乐本身就已经奠定了影片两极分化的基调,并且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至于大家提到的“从头唱到尾”、“突然唱歌”、“转折生硬”等问题,我认为这些都是亚瑟内心深处的另一层幻想。这些歌舞片段是他心灵中的美好梦境,是他精神状态的一种释放方式。这也能够说明为什么电影中会出现突然唱歌跳舞的情节(我认为这与印度电影中的歌舞桥段有着本质区别)。因为这些都是亚瑟精神不稳定的表现。
所以,我完全理解那些觉得影片不好看的人的观点,因为这样的艺术手法确实相当抽象——并且音乐确实很有爵士的味道。
接着谈谈剧情方面。我认为第一部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是因为观众乐见一个主角复仇的故事。我们渴望看到一个黑化的小丑站在众多追随者的中心,点燃手中的火柴,毁灭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这是我们情感宣泄的方式,也是爽文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简单而直接的情感释放。
但在续集中,我们所期待的油彩涂面的小丑只占据了影片的一部分,大部分时间里,出现在屏幕上的依然是那位瘦削而懦弱的亚瑟。只有当哈莉奎茵在他身边时,他才能获得些许自信。这种“懦夫”的形象让人很难产生共鸣。亚瑟实际上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缩影——试问,屏幕前的我们,谁能轻易做到被众人追捧、呼风唤雨呢?正是大量的“懦夫亚瑟”情节,毫不留情地戳中了观众内心的柔软之处,迫使我们面对自己最脆弱的一面,直视那些难以启齿的瞬间。
面对自己最不堪的一面,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带着复仇心态来看待这部R级英雄电影的观众们,恐怕会感到失望。如果只是为了看小丑复仇,那么还是放弃吧,因为他的复仇并不成功。
人们往往崇拜强者而畏惧弱者,第一部中的小丑让人们为之倾倒,而续集中的小丑却让人感到畏怯。
当亚瑟卸下面具,他依然是那个瘦弱、畸形的普通人。哈莉奎茵会对他失去兴趣,离开他;那些曾把他奉为神明的狱友们,也会认为他是废物,企图结束他的生命。
因为他不再是他们心中理想的投射对象,他那瘦弱的身体无法承载他们对强者的崇拜。
因此,亚瑟在瞬间失去了一切。他仍然是那个善良而软弱的临时工。
小丑的面具究竟为他带来了什么?他改变了哥谭市吗?没有。他赢得了追随者吗?没有。最终,他在血泊中倒下,伴随着“that's life”的旋律,这便是他的人生,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最后,让我们传递一些正能量: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些同理心,不盲目崇拜强者,也不惧怕弱者,这个世界将会减少一个可怕的哥谭市,增加一个充满快乐与善良的亚瑟。
你和我,都有可能成为亚瑟,让我们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happy’,而非j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