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评

《不死者之王 剧场版 圣王国篇》很多人没看懂的影评

这部影视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超越了传统爽剧的框架,还巧妙地融合了深层次的思想内涵,让观众在享受剧情的同时,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通过多重视角的叙述手法,展现了截影不同的故事线。

《不死者之王 剧场版 圣王国篇》很多人没看懂的影评

首先聚焦于角色尼亚,一个弓箭手,他的形象是一个处于青春期、叛逆且有些懵懂的年轻人。他对自己的团长持有不满情绪,在被骨王救助的关键时刻,他轻易地选择了臣服,并因此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女仆使用与安兹相同的魔法时,尼亚却视而不见,完全沉浸在所谓的忠诚之中,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这种自我牺牲式的盲目追随,使他成为了一个快乐的棋子,服务于纳萨力克,即使他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接下来是迪米乌哥斯,作为骨王手下的一名恶魔,他认为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都是魔导王精心策划的结果,将征服圣王国视为一场低等人类和亚人之间相互残杀的闹剧。对于渴望痛苦的恶魔来说,这样的场景无疑是一场盛宴。

骑士团团长的角色则展示了另一种形态的愚忠。他在目睹王女被害后,心灵遭受重创,决心复仇,但由于力量不足,始终被人玩弄。尽管周围的人都反对他,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不断探索真相。作为一个普通人,他逐渐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也因此成为了民众情感的风向标。然而,他最终成为了纳萨力克用来转移矛盾的对象,失去了所有。他的努力看似毫无目的,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摧毁他的生活。

普通民众在这个故事中也被赋予了特定的形象:只要拥有信仰,他们就能找到生存的意义。无论是谁,只要能带来救赎,民众就会对其深信不疑,忽视其他一切。尼亚的行为可以看作是这一群体的缩影,放大了集体无意识的现象,民众自愿蒙蔽自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只要生活能够继续下去就满足了。

最后提及的是安兹·乌尔·恭,他是这个故事中最“愚蠢”的人物之一,但这仅从误解的角度来看。他的目标是扩大势力范围,寻找人类玩家,并推广卢恩武器(即送给尼亚的那把弓)。所以,影片中的每个“反派”都会自然而然地赞美这把弓的强大,却不知其背后的真正原因。这是魔导王长远计划的一部分。通过赠送武器、提供各种关怀等手段,尼亚被培养成了一个终极信仰狂热者,在以信仰为基础的圣王国里,催生了一个基于不死者的宗教体系。这也导致了迪米乌哥斯对骨王意图的误解,认为其想要征服世界。

回顾小时候观看动画片的经历,每当看到英雄拯救世界的桥段,总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英雄总是突如其来?为何英雄出现的地方总伴随着灾难?现实中为什么没有真正的英雄来解救我们脱离困境?这一切难道都是英雄自编自演的结果吗?英雄或许也难以逃脱自编自演的命运。骨王的登场似乎验证了这一点。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绝对的英雄,那些所谓的王道英雄也不过是虚构出来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毁灭的可能性。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反英雄、反传统的叙事方式,拓宽了人们对爽剧的理解。特别是电影结尾处,当骑士团团长跪在王女墓前默默哀悼时,弹幕中出现了诸如“去死吧”、“这样的人就应该受折磨”之类的评论。对此我并不反感,反而感到震撼。这部电影成功地打破了第四面墙,即使是在全景视角下观看的观众,也成为了影片中无知民众的一部分。人类内在的奴性、渴望被统治和支配的心理,在千百年间已经根深蒂固。甚至我也想为这部作品鼓掌。至于这个“它”究竟是指个人、群体还是某些不可言说的力量,我想每位观众看完之后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解读。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